基本运行模式为:参保农户向保险公司购买价格或收入保险,以避免农作物收获时因市场原因带来收益损失;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进行价格风险转移,即“再保险”;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及场内、场外工具进一步转移风险,最终打通由普通农户到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渠道,形成多方受益的闭环。 重...
“保险+期货+订单农业”模式主要指在“保险+期货”常规模式中,引入“订单农业”开展收购等工作,订单的一方为农户,另一方为企业,订单中规定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收购价等,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风险,同时引入龙头企业的订单农业,还可提供种肥粮一体化等技术支持。 “保险+期货+...
“保险+期货”模式指的是在传统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加入衍生品市场这一因素,农业生产者以其比较熟悉的农业期货价格保险的方式和保险公司达成协议。而后保险公司通过和期货公司进行合作,保险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来降低农业期货价格保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而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对冲来消除保险公司购买期权所带来的...
“保险+期货”模式下各主体套期会计的应用 .pdf,“保险+期货”模式下各主体套期会计的应用 作者:王晓艺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19 年第 05 期 关键词:套期会计保险+期货 农产品价格风险 期权 一、 “保险+期货”模式的提出背景 2004年开始,为推进市场化改革,我国政府
在这个过程中,“保险+期货”模式应用于农村经济中,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销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保险+期货”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例如天气、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这些风险对农民的收入和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为农民提供...
一、市场现象与项目背景 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与市场波动,农民的收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这种状况在各种自然灾害或突发经济事件的影响下,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郑商所发起的“保险+期货”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来保障农民收入,降低他们面临的风险。
现阶段“保险+期货”开展形式主要包括价格保险与收入保险两种形式。(二)“保险+期货”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知乎用户AdB5HY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持证人关注背景:能繁母猪存栏量仍保持高位,市场生猪供应充足,消费端疲软,导致生猪长时间处于价格下跌态势,猪价处于各养殖端成本线以下,且饲料价格波动较大,生猪养殖端经营困难较大。 生猪养殖端(养殖企业、养殖户):购买生猪价格保险,投保后生猪价格仍未止跌,直到保险到期日仍然保持下...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在我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以大连玉米为代表的“保险+期货”模式正不断探索着农产品价格保险定价方式、风险转移方式和国家补贴方式,开辟了服务“三农”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