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使用微信图便利 传递信息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肖某,为向在外检查工作的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找到保密员赵某查阅文件,擅自用手机对1份机密级文件部分内容进行拍照,并用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在外检查工作的领导。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撤销肖某办公室...
缺乏意识。案例一中的张某因缺乏保密意识,将涉密文件交予亲属翻阅,导致文件被境外获取。这反映出年轻干部工作经验欠缺,阅历经历不足,保密意识不强,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警惕性不够,容易引发失泄密问题。缺乏定力。案例二中的侯某因欠下大量赌债,无视党纪国法,铤而走险出卖国家秘密,换取报酬。这反映出个别...
互联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以及没有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都无法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不能用来传递国家秘密。 【案例】 2013年8月,某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方某在未经保密审查的情况下,要求工作人员秦某将报县文明办的15份文件资料(其中1...
2022年10月,某涉密集成资质单位周某使用非涉密一体机,对1份涉密资料进行违规扫描并存储。2023年6月,周某使用微信将该扫描件发送给黄某某,之后黄某某又通过“浙政钉”发送给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王某。事后,黄某某被辞退,周某被调离涉密岗位、扣除3个月绩效奖金并通报批评,王某也受到批评教育处理。以上违反保密法律...
1.急于赶工。节前,一些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一味求快、简化步骤,思想上稍一松懈,就有可能违反保密规定,造成失泄密。2.过于放松。加班值班人员,缺少领导或同事监督,容易思想麻痹,掉以轻心。在家休息或外出访友,容易放松警惕,聚会聊天口无遮拦,不经意间泄密。 3.止于停歇。有的人员将节前的涉密事项忘得一干...
案例1:某县政协经联委干部柳某,为方便撰写该县《政协志》,在未经保密审查的情况下,将自行收集的5000余份政协系统电子文件资料(含标“机密”4份、标“秘密”6份),于2015年3月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上传到个人百度云网盘账户,直至保密检查被发现。经鉴定,上述10份标密文件资料不属于国家秘密事项,但部分文件资料包含政协...
惨痛案例 在新中国的保密历史上,不乏因泄密而被判处死刑的典型案例。1985年,原某军工单位高级工程师李某,受金钱诱惑,将我国新型导弹技术参数、战略部署等绝密级文件,通过秘密渠道提供给境外情报机构。这些信息的泄露,导致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军事战略布局完全暴露,国防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经法院审理认定,李某的行为已...
保密警示教育案例集(3篇)第1篇 一、引言 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加强保密教育,现将以下保密警示教育案例集予以发布,以期为各单位开展保密工作提供借鉴。二、案例一:泄露国家秘密 【案例背景】某涉密...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从近年来失泄密案件分析中发现,保密意识淡薄、保密常识欠缺、保密制度执行不严是导致年轻干部发生失泄密问题的主要原因,值得反思与警醒。典型案例 案例一:遮挡密标,掩耳盗铃 2022年8月,某市直单位新选调干部孙某在周末值班期间接收到上级部门的涉密会议通知。孙某将密级标识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