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俗禅师有句话:不要用眼睛看,不要用耳朵听。因为,眼睛看到的,很可能是假象,比如电影《刮痧》里,祖父给孙子刮痧治感冒,背部被刮得血红血红地,可美国人看到孩子的后背,以为孩子受到了虐待,他没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与爷爷对孙子的厚爱。眼睛看到的是假象。而那些为了骗老人的钱,蛊惑老人们去大量买保健品的...
龙源禅师圆寂之时留下一首书偈云:“佛坐一十劫,我坐十七年。说甚生死义,古今无后先。”其奥义无穷。 龙源禅师逝后,弟子士洵、德高、怀珠等收录其住开寿普光、湖州道场等禅寺语录及小参、拈古、偈颂、赞、跋、小佛事、塔铭、跋等,编成《龙源介清禅师语录》一卷(也叫《佛海性空禅师语录》),宁波天童寺东净...
金元时期,我国最著名的禅师当推曹洞系的万松行秀,他传曹洞清源一系之禅,嗣法磁州大明寺雪岩满禅师,为曹洞宗第十四代宗主,与当时江南的天童如净并称为曹洞宗二大宗匠。万松虽主禅学,但精通华严、推重净土。还是金代净土宗五大领袖之一。 一、出家净土寺 行秀,俗姓蔡,其父蔡真“多艺能,好佛法”(1),因战乱频仍...
云岩昙晟禅师,俗姓王,今江西永修人,幼年于湖南石门出家,先参百丈怀海禅师,在百丈那里住了将近二十年,未悟。后来辗转到了药山惟俨的门下,初到药山,惟俨问:“哪里来的?”昙晟答道:“百丈山来的。”惟俨问:“百丈上堂开示的时候说什么言句?”昙晟答道:“经常说’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惟俨说...
启功先生32岁书法作品,《唐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赏析,雅而不俗 《唐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是僧人復珪为纪念智通禅师而撰写的铭文,塔铭未署书者,但启功先生认为可能是復珪所书。此塔铭创作于唐代中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启功先生对此作十分珍视,不仅为其题跋写得意新语俊,还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和早年...
可修行之人真能完全斩断俗缘,不沾尘事吗?在大唐贞观年间,终南山一座古刹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无数求道之人茅塞顿开。慧远大师在《大乘起信论》里说过:"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人心如镜,映照世间万象。这不禁让人思考:出家之人真能永远保持内心的清净无染吗?修行...
祖师诞辰: 丈雪通醉禅师,俗姓李,四川内江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阴历10月15日。禅师幼年气质矜持,成年后性情宽厚沉静。六岁时(1616年),即被笃信三宝的父母送往四川江安县古字山一禅寺中,依胞叔...
”那僧礼谢而去。慧寂禅师始住仰山,后迁观音山(今广东省城的粤秀山)。他接引学人,利济众生,后世禅宗视为标准。他迁化前几年就作偈说:“年满七十七,老去是今日:任性自浮沉,两手攀屈膝。”后在韶州东平入灭,俗寿七十七,抱膝而逝。敕谥为智通大师,塔名叫妙光。后来有人把塔迁至仰山。
第五十四代莲西福慧志禅师,俗姓刘。福州人。出家于山护国禅寺。“博览古籍,兼通儒家言”。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延为本山历6年,后移锡新加坡双林寺。其工诗,著有《幻庵诗草》。与福清籍著名诗人何振岱为友。 林秋明,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 福清市非遗研究会会长。 福建省老字号协会、福清非遗保护工作评委专家。
慈明楚圆禅师——禅师俗姓李,名楚圆,北宋全州清湘县(今广西全州县)人,宋仁宗皇帝赐号“慈明大师”。又因他曾住锡于潭州石霜寺,故有慈明禅师、楚圆禅师、慈明楚圆禅师、石霜楚圆禅师等称。临济宗僧,为南岳下十世,汾阳善昭禅师法嗣。楚圆禅学上主张“天堂并地狱,皆由心所造”。认为“万法本闲,唯人自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