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生成素 【拉丁名】Erythropoietin 【别名】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利血宝、怡泼津。 临床上用于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关的贫血。 【用法】静注或皮下注射:用量应个体化,开始剂量为50~150单位/kg,每周3次,治疗期间应根据病情调节剂量。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有血压升高、血管注射部位血栓、...
常见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达依泊汀α、聚乙二醇化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具体如下: 1、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主要由肾脏产生,肝脏少量产生。当人体缺氧,如在高原、心肺功能下降或失血时,肾脏和肝脏细胞感知血液氧含量降低,会增加其...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的酸性糖基化蛋白质激素,主要由肾脏皮髓交界处的肾小管旁细胞分泌。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血液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查指标,通过检测人体内的EPO含量,可以帮助排查肾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EPO在人体红细胞的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刺激骨髓造血的糖蛋白类激素,是一种含唾液酸的酸性蛋白。人类EPO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22区,相对分子量为34,000,有4个糖基化位点。自从1989年美国Amgen公司[3]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100IU/kg,每周3次,如果在4周内,网状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增加,本品的剂量可递增,如果在任何2周中血细胞比容的增加大于4%以上,本品的剂量应减少,建议以血细胞比容达30%~33%或血红蛋白水平达100~120g/L为指标,调节维持剂量,同时应个别测定最佳血细胞比容的水平。
促红素又称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是一种抗贫血药物。 促红素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贫血,包括非透析和透析病人,能够起到抗贫血的作用,也适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一般是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或静脉注射方式,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病人的贫血程度以及年龄有关,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促红细胞生成素所属现代词,指的是一种糖蛋白质激素,骨髓中血红细胞前驱的细胞因子。在人体环境中,它由肝脏和肾产生,是作用于血红细胞制造、调节的荷尔蒙。生成过程 关于造血过程,根据已有的材料,曾经提出各种不同的模型,这里介绍其中的一种。红细胞系发育的过程是从原红细胞开始的。原红细胞体积大,胞核也...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 促红细胞生成素又被称作为红细胞刺激因子,是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这种细胞能够不断的刺激红细胞,同时也可以促进红细胞生长,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一定含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脏产生。适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慢性肾衰竭伴有贫血患者、手术储存自体血而反复采血等患...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包括促进红细胞生成、维持红细胞数量稳定、提高血氧运输能力、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调节铁代谢等。 1. 促进红细胞生成: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作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刺激其向红细胞系祖细胞分化和增殖。它能够促使这些祖细胞不断发育成熟,最终形成具有正常功能的红细胞,从而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