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第1装甲集群是后来侵苏战争的直接参战部队;第2集团军是苏联战役总预备队,前期没有参战;第12集团军则是本来驻守南线,后来又扩编为E集团军群驻扎巴尔干一带(即使不发起巴尔干战役,该集团军也不能用于侵苏)。这意味着参加巴尔干战役的侵苏直接参战部队不多,其中,4月底,第1装甲集群就基本得到了解放,然而毫无...
历史已然证实,战争的胜负并非由表面优势所决定。希特勒的这场大胆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苏联坚韧不拔的抵抗、德国在战略层面犯下的失误,再加上战争延续的时间太久,这些均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 。苏德战争取得胜利,这不仅是苏联的成功,更是人类坚决抵御侵略的有力见证。它充分彰显出,当面临极其严重的侵略时,人类...
欧洲各国不仅为德国提供发动战争所需的各类资源,还提供了武器装备和一定兵力,可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只是没想到,经过近四年苦战,阵容庞大的侵苏团仍不是苏联的对手。由此可见,苏联的“再生”能力和苏军的战斗力何等强大。 虽然这些仆从...
这其中,第1装甲集群是后来侵苏战争的直接参战部队;第2集团军是苏联战役总预备队,前期没有参战;第12集团军则是本来驻守南线,后来又扩编为E集团军群驻扎巴尔干一带(即使不发起巴尔干战役,该集团军也不能用于侵苏)。这意味着参加巴尔干战役的侵苏直接参战部队不多,其中,4月底,第1装甲集群就基本得到了解放,然而毫无...
(1)根据材料一,背景是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后美国面临援苏需求,罗斯福认为德国是最大威胁,援助目的是联合苏联对抗共同敌人。 (2)材料二中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特点包括:时间集中(1948-1951)、金额大(130亿美元,按2011年价值计算)、覆盖多类型国家(如联邦德国作为战败国、法国等盟友)。影响方面,经济上美国获得商品出口市场,...
二战德国初期侵苏战争中的八月分兵是否正确?希特勒的这次战略分兵是完全正确的,这几乎是一次完美的分兵。
克卢格与古德里安的私人关系一直不和睦,在波兰战役中,古德里安也配属克鲁格作战,两人别扭不断,主要在于军事见解不同。在侵苏战役中,古德里安也几乎从不埋怨他人,有这般气度实属不易,他的许多战友包括那些不属于坦克部队的军人都认为1941年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当时最高司令部没人听从古德里安的建议——主张采取...
然而历史表明,仅凭外在的优势不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输赢。苏联所展现出的坚韧、德国在战略上犯下的错误,再加上战争的持久化,最终使得这场冒险之举成为希特勒的失败之作 。有人讲,苏德战争取得胜利,这不单单是苏联的胜利成果,更是人类在遭遇极端侵略行径时所展现出坚韧特质的有力证明 。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极...
作为二战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德战争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苏联抗击纳粹德军入侵的卫国之战。 然而近年来,相当多的人认为,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实际上是为了应对苏军即将发动的对德进攻的自卫之举。更有甚者,将苏德战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为斯大林欲把希特勒的进攻当作苏联参战的借口,以便向欧洲输出苏维埃革命,故而...
「 希特勒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侵苏战争时曾宣称:“我只要在苏联这个破房子的门上踹一脚,它就会垮掉。”他相信,被大清洗大伤元气的苏军不堪一击;他相信,经历过大清洗的苏联早已人心涣散。 希特勒的判断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二战中,在不存在伪政权情形下,本国公民大规模加入敌方作战的,惟有苏联;被俘高级将领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