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身在浙江的侯琳熙知道有机会参与到家乡大学的建设后,谢绝了原单位的挽留,怀着对家乡的情怀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福州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化工教师,扎根教学科研一线,坚守着他教书育人和科研报国的梦想。 “明德修身,以生为本”是侯琳熙老师在教书育人中秉持的信念,他认为作为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
近日,福州大学侯琳熙教授团队采用连续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具有多层结构的全纳米纤维Janus织物,作为自供电的电子皮肤传感器。用氟化聚氨酯改性摩擦电层后,摩擦电输出达到356 V, 2.88 μA, 80.12 nC, 2.49 W m−2,可通过整流电路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作为概念验证,制作了基于Janus纺织品的智能系统,借...
近日,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侯琳熙教授团队成员江献财副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利用盐析效应,基于一步法制备得到具有高机械强度、高灵敏度和优秀导电性能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该水凝胶良好的力学性能源于NaCl所引起的盐析作用诱导分子链发生链缠绕,形成致密分子网络结构。不仅如此,NaCl还带入大量导电离子,依附在高分子链上形成导电...
近日,福州大学侯琳熙教授团队采用连续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具有多层结构的全纳米纤维Janus织物,作为自供电的电子皮肤传感器。用氟化聚氨酯改性摩擦电层后,摩擦电输出达到356 V, 2.88 μA, 80.12 nC, 2.49 W m−2,可通过整流电路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作为概念验证,制作了基于Janus纺织品的智能系统,借...
侯琳熙教授侯琳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200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获得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现为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界优秀人才,中国石化联合会...
福州大学侯琳熙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罗正鸿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系列具有分子间氢键作用的低共熔溶剂(DES),并以之作为催化剂与反应介质,成功实现了可逆络合介导聚合(RCMP)反应,在水相和油相体系中均可获得高单体转化率、窄分子量分布的甲基丙烯...
侯琳熙 教授 博导 收藏 完善纠错 福州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Xiancai Jiang, Yulai Zhao, Linxi Hou*. The effect of glycerol on properties of chitosan/poly(vinyl alcohol)...
近日,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侯琳熙教授团队成员江献财副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利用盐析效应,基于一步法制备得到具有高机械强度、高灵敏度和优秀导电性能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该水凝胶良好的力学性能源于NaCl所引起的盐析作用诱导分子链发生链缠绕,形成致密分子网络结构。不仅如此,NaCl还带入大量导电离子,依附在高分子链上形成导电...
侯琳熙 当前位置:X-MOL首页› 个人主页 侯琳熙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授 博导 链接:https://www.x-mol.com/people/houlinxi 工作领域近期论文个人履历提问回答 研究领域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