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字作为姓氏时的读音是:hóu。侯姓,主要来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赐姓侯;以及由改姓而来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 得姓始祖 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
晋缗侯 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的后代逃亡去别的国家,就以侯为氏。当时,郑国有侯宜多、侯多羽,鲁国有侯叔下、侯妃,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晋缗侯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
得姓始祖 晋侯缗。周初,晋国是唐叔虞的封国。传到晋哀侯时,哀侯发兵攻打诸侯国陉廷,第二年陉廷联合另一个诸侯国曲沃讨伐晋国,双方交战于汾水之滨,结果,晋哀侯成了俘虏,曲沃武公还派韩万杀了晋哀侯。晋哀侯之弟晋侯缗成了晋国的国君,在位二十八年,最终也被武公所杀。其子孙后代纷纷逃离晋国,并以...
侯氏还有一支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所云:“君讳成,字伯盛,周文王之后,封于郑,郑共仲赐氏称侯。”这里所说的“郑共仲”即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之子。叔段因谋反,被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属河南省辉县),故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儿子共仲姓“侯”,又形成...
湖南侯姓分布 望城箬驿侯氏 初祖讳晓,字行己,号端士,由中州密邑发迹,唐昭宗时以进士官湖南衡州刺史,四世祖君实公徙居衡山鹤岭,生松冈、松林,松冈迁安仁,松林仍居鹤岭。至七世祖钧章公由衡山迁湘潭横头(今属株洲淦田)。传至二十一世祖齐贤,字志道,号斋之,官江西抚州府太守,明景泰7年(1456)由...
开基祖是南宋乡贡进士、本籍福建宁化的侯安国。据江西侯氏四修族谱载,侯安国是理学名家、二程表弟侯仲良(字师圣)的八世孙,后来到梅州任教授,举家定居于广东梅州梅城攀桂坊开基。由于对梅州开文教之风贡献卓著,侯安国于清顺治间被崇祀乡贤。他的后代也人才辈出,广布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侯姓总人口达到...
姓侯的人的祖籍并不单一,他们的祖先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侯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分布的姓氏,其来源复杂多样,包括出自姬姓、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姒姓以及由改姓而来等多种情况。因此,侯姓人的祖籍可能遍布中国的各个地方。1. 侯姓的起源与分布 侯姓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姬姓和姒姓等。姬姓是周朝的...
南安侯姓源流 1.入闽。南安侯氏入闽始祖侯宗贵,名情(赠),字洪孚,号宗贵,系东汉大司徙、关内侯 侯 霸之裔孙,世居河南光州府固始县。南宋度宗淳元年(公元1265年)登进士,历官太常寺正 卿。南宋恭宗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宋首都临安,侯宗贵率九子与民族英雄文天祥 、张世杰等共扶宋幼主...
山西侯姓,按姓氏人口统计,侯姓位居全省第27位,总人数为225647人。侯姓是一个古老而多源的姓氏。起源于山西的侯姓,是春秋时晋哀侯兄弟的后代。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一举消灭晋公室,晋哀侯及其弟闵侯先后被杀,其子孙逃往他国,以祖上受封爵位为氏,是为侯姓,此即起源于山西侯姓。姓氏起源 山西侯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