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几年发现CO不仅只作用于开花,还广泛调控植物生命周期几乎所有阶段的发育,同时也介导多种逆境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课题组在JIPB上发表了题为“More than flowering: CONSTANS plays multifaceted ro...
2012.1至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研究员,研究组长 2009-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博士后 2006-200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0-2004年,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 1997-2000年,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硕士学位 1993-1997年,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 植物分子生物学。
侯兴亮于2000-2004年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和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12年起,他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工作,现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期间,他还曾担任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分子生物分析及遗传改良中心主任。🌎 荣誉与成就: 侯兴亮在科研领域取得了...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研究员和胡一龙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信阳师范学院余斌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促进会等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EDS1-Interacting J Protein 1 (EIJ1) Is an Essential Negative Regulator of Plant Innate Immunity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调节抗病响应的新机制。 EDS1是植物免疫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植物抗病的basal抗性以及R蛋白介导的ETI过...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侯兴亮研究员带领植物发育与品质调控研究团队聚焦甘薯重要性状遗传基础与高效精准育种技术的研究。由于甘薯小象甲抗性的研究基础非常薄弱,甘薯抗虫资源多样性不高,导致抗虫机制研究进展缓慢,有“薯道难”之称。 面对此问题,侯兴亮团队通过与广东海洋大学研究人员合作,花费多年在虫害流行严重的...
8月2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研究组题为DELLA and EDS1 Form A Feedback Regulatory Module to Fine-tune Plant Growth-Defense Tradeoff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协调生长-防御平衡调控的新机制。 DELLA蛋白是赤霉素 (GA) 信号途径的核心负调控因子,在众多植物生长发育过...
2023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胡一龙/侯兴亮研究团队在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Photoperiod controls plant seed size in a CONSTANS-dependent manner”的论文,揭示了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性规律。 根据成花转变对不同日照长...
龙图腾网恭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申请的专利大豆GmTFL1b基因及其在调控种子大小中的应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178514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4-12-1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095179.4,技术领域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