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侨郡县乃是当时的乱世政权为争夺人口、笼络大族的一种手段,对于安置流民、稳定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仓促建立的侨郡县往往出现一县同时属两郡、一郡同时属两州等情况,给地方行政管理带来相当大的紊乱。隋朝统一全国后,这些侨郡县大多被取消了,但一些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
有时,如果某个侨人占优势,会直接以侨名取代旧称,使得侨州内部出现了旧郡与侨县交错、新旧州郡交错管理的复杂局面。例如,徐州北部的流民大多在扬州的晋陵郡(今常州、丹阳、镇江一带)定居,东晋在此设立了许多徐州的侨郡县,并在京城附近设立了南徐州。同时,幽、冀、青、兖、并等州的侨郡县也分...
5. 东魏时期,为处理并州、肆州、汾州(位于今山西地区)的六镇流民问题,建立了恒、云、朔、显、蔚等州。6. 侨置州郡的建立是统治者用来争夺人口资源、巩固政权以及吸引重要家族首领的策略。7. 随着隋朝统一全国,这些侨置州郡的制度被废除,原有的郡县进行了合并和调整,许多侨郡县被取消。8. 尽管...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百姓多迁居江南,形成了许多侨郡县。这些人不在所在州县编户,无固定租税负担,有的成为豪门世族的佃客、部曲,这不仅在经济上使国家失去了众多的劳动力及可供剥削的对象,也给国家的政治造成不便。”可知,战乱导致大量流民的形成;世家大藏隐藏户口,逃避税收;劳动力的...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南朝时,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畸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
侨州郡县东晋设立的州郡县地方政府侨州郡县,东晋南朝政府按其原籍郡县地名另设立的州郡县地方政府。自西晋永嘉(公元307—313)以来,北方士民相继南渡,大多聚族而居,主要集中于荆、扬、梁诸州。东晋南朝统治者为拉拢南渡士民,在长江南北和梁益通路设置侨州郡县安置侨人,保持其原来籍贯,另立户籍,给以优待特权,不受...
在十六国动荡的时期,北方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这导致了新一批侨州郡县的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州、郡、县的土地被分割,使得行政区划变得越来越细小,甚至出现了两个郡管理一个县,或者两个州共治一个郡的情况,这使得南朝后期的地方管理变得极其混乱,连当时的人都难以理清头绪。南朝...
侨郡县 662019-02 3 三辅 892019-02 4 刺史 722019-01 5 郡守和县令 942019-01 6 郡县制和州县制 872019-01 7 御史大夫 762019-01 8 太尉与大司马 782019-01 9 十三曹 942019-01 10 宰相 992019-01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18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4256 窦梓侨专辑 ...
解析 (1)建立侨郡县; 对侨人进行管理。(2)不正确。理由: 北方人口南迁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 人口南迁使江南地区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东晋政府对移民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 反馈 收藏 ...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