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认证中的供养人员,主要是指在退休人员死亡后,符合供养条件的遗属。这些遗属通常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但需要具备法律意义上的近亲属关系,并且有能力供养职工的亲属应当成年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的经济状况也是确定其供养资格的重要因素。 供养人员的定义与范...
一、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这类人员涉及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政府机关人员,又称国家公务员,在国外称政府机关雇员或文官。 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人员,还包括由财政供养的公共机构人员,如公立机构的教师、医生、环境卫生人员、图书馆...
专家导读 供养人,也称作供养亲属,是指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亲属是较直系亲属范围更大的概念,既包括血亲也包括姻亲,既包括直系亲属也包括旁系亲属,既包括生理血亲也包括拟制血亲(如继父母与继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这些亲属中谁有资格享受抚恤金,通过是否无劳动能力、主要依靠工伤职工...
选择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APPLY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应向哪里提出申请?应由申请人本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或其他人代为提出申请。申请人也可以向全省范围内任...
社保中所指的供养人员,主要是指职工的供养亲属,包括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
广义上,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等,而狭义上则专指在职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并由财政负担工资的人员,截至2015年底,全国公务员数量为716.7万。事业单位则是由国家为社会公益目的设立的组织,截至2014年共有111万个...
特困人员供养 1.什么叫特困人员供养?答: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是针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医疗、照料、住房、教育、殡葬等救助服务的一...
财政供养人员指的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提供资金支持,以维持其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详细来说,财政供养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1. 公务员:他们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政府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以及部分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公务员。这些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办公...
集中供养人员监护人是谁 2024-11-28 01:48:31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集中供养人员的监护人确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关于集中供养人员监护人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集中供养人员的定义 集中供养人员通常指的是在特定机构如敬老院等集中供养的五保户或其他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员.这些人员由于年老,...
特困人员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是我国现阶段最困难、最脆弱的人群,国家对其给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养尽养”。特困人员能获得哪些供养待遇?对特困人员的保障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