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年是侗族的传统节日, 侗语称之为“凝更”。 在侗族节日中, 侗年为侗族节日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 也是侗族人团圆、庆贺丰收的节日。 侗年的由来 侗年盛行于黔湘桂鄂4省(区)广大侗族地区,传统时间大致在每年农历十月下旬至冬月上旬。部分区域的侗年以“杨家年”为基础,...
2020年,新修订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是侗年”,全州公民放假1天,可见当地对侗年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 “2024黎平·中国侗年”系列活动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黎平县隆重举办,以“和美肇兴 欢乐侗年”为主题...
贵州黎平:欢乐侗年 共庆丰收 “2024黎平·中国侗年”盛会活动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黎平县隆重举办,活动以“和美肇兴 欢乐侗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黔、湘、桂三省区的众多游客和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侗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侗年,是侗族人民最为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侗族感谢祖先保佑的传统节日,也...
“侗年”,又叫冬节,是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各地侗族过侗年的时间先后不一,但多在农历十一月初一至十一日间举行。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年”列入民俗项目类别。“侗年”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节。冬节原为侗族杨姓节日。最初以杨节为侗年的是贵州黎平、榕江、...
这里是侗族人民世代聚居的家园,每到侗年,这片土地便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的氛围之中。侗年,作为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对丰收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的侗年节,黎平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热情好客的情怀,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这一古老民族节日的风采。本文将详细描述2024年...
侗年,又称“吃冬节”,是流行于贵州黔东南州黎从榕三县南部侗族的传统民俗活动,是侗族人民祈求祖先保佑,侗家人亲友团圆,庆贺稻禾丰收的节日。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修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将侗年和苗年一起列为法定节日。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农历...
侗年,是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修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将侗年和苗年一起列为法定节日。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全寨1200余户5200余人。它的侗年既盛大又与众不同,以其“喜”...
自此,每年侗年,黔东南州多地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庆祝侗年。今年,黔东南州榕江乐里、锦屏隆里、从江銮里等地也纷纷推出热闹新颖、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一个歌舞龙腾、热闹非凡的侗年。木鼓声声响,欢乐喜庆年。甲辰侗年,锦绣黔东南一片欢腾。盏盏灯笼点缀侗乡街头,用亮丽红色传递喜庆;...
各地侗族过侗年的时间先后不一,但多在农历十一月初一至十一日间举行,也有在农历十月间进行的。 侗年来源 侗年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节。冬节原为侗族杨姓节日。最初以杨节为侗年的是贵州黎平、榕江、从江三县部分地区(每年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间)。后来互相仿效,过侗年的人逐渐多起来。 80年代初,经各地侗族...
黔东南州2025年州庆、苗年、侗年放假安排 州庆:7月22日(周二)至23日(周三)放假,共2天。 苗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初七,周三)放假,共1天。 侗年:12月20日(农历十一月初一,周六),根据《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自治州成立纪念日、苗年或者侗年如果适逢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