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是中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是一个分属于中国的云南与缅甸佤邦的跨国民族。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小黑江流域就可以找到佤族先人的踪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佤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传统民居是佤族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仅有的两个...
佤族使用的语言是佤语,这种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尽管他们没有统一的通用文字,但佤族人却巧妙地运用实物、木刻等方式来记事、计数,甚至传递信息。佤族建筑以独具特色的干栏式楼房和四壁落地房为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居住环境的适应性。建筑用材主要采用竹木结构和土木结构,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佤族...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地理中国]佤族人所居住的干栏式建筑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40927 崖居秘境 《地理·中国》 20240926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7 《地理·中国》 20240925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6 《地理·中国》 20240924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5 ...
景迈行政村位于遗产区的北部,包括五个傣族村寨:景迈大寨、动本、芒埂、糯岗和班改,以及两个汉族村寨:老酒房,以及两个少数民族村寨:南座(佤族)和笼蚌(哈尼族)。在地图上搜索时,注意将“南桌”和“龙蚌”分别输入。🌟 南座——佤族,其干栏式建筑与其他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在屋顶设计上有所不同。佤族的干栏式建...
佤族的民居,一般建在大山里一个平缓的小山顶上。房屋依山势地形而建,分布随意,没有一致朝向,多年自然生长形成的荆棘丛成为村寨的栅栏。进寨的路口有竹木搭建的寨门,悬挂着一些牛头骨,据说有驱逐鬼魅的功用。 真正的佤族的传统民居是“四壁落地房”,即以3根带长杈原木作柱梁,用平直的细木条作椽子,椽子上覆盖事...
翁丁村落形成于 300 多年前,至今依旧延续着群落聚居的样貌,房屋也还保持着原始的建筑风格;居民住房主要是以干栏式建筑的茅草房为主,房屋主要以竹子、草片为原材料,其特点代表了佤族的原始风貌,是佤族文化的结晶,是沧源古老的见证和象征。...
🏡 佤族的建筑风格佤族的住房,各地区有所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
佤族的村寨通常建在山坡或小山巅,房屋依山势而建,不拘泥于方向,由高至低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村寨使用竹木或土木结构,常见的建筑样式有“干栏式”楼房或“四壁落地房”。例如,在沧源、西盟、孟连、澜沧、双江等地的佤族多采用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作为居住空间,而下层则...
🏞️ 佤族,这个生活在云南西南部及缅甸的民族,他们的居住环境与建筑风格充满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佤族的民居,以木、竹和茅草为主要材料,构建了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少量瓦房。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还巧妙地结合了地形,依山势而建,分布随意,没有一致朝向。🌳...
佤族特色传统民居 佤族在世界上共有近400万人,主要分布在柬埔寨、缅甸、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佤族在历史生活当中,创造了自己的建筑文化,其房屋被人们称之为孔明冒。在中国境内,东至思茅,西至腾冲都有佤族居住,总人口38万人。他们的杆栏式建筑和其他民族还有所不同,它的两边是半圆形的,从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