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法图 唐代 绢本设色 高139公分宽102公分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 大英博物馆藏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此图为敦煌绢画中保存较好的作品之一,与敦煌石窟之隋(581-618)及初唐(618-712)的壁画比对,又从主尊的华盖、莲座和图左下角女供养人的画法和构图方式,以及探用白色表现脸部和身躯高起处的凹...
白衣佛说法图,多绘于石窟西壁千佛中央。 在佛教中佛的袈裟颜色,红色是威猛除障之色,白色是清静慈悲之色,白色即菩提心。 这身佛像穿着白色的通肩袈裟,手作说法状,两侧有胁侍菩萨,身上袈裟衣纹密集。此图保存完好,晕染痕迹犹在,有立体感,保留着犍陀罗佛像衣纹的影响。 说法图下部的三条边饰(从左到右分别是:方...
画面结构与初唐石窟(比如103、321、329等窟)中所见的说法图相似。这些说法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通过同一场面的反复描绘,来宣示佛的无所不在。另外,此种形式是从隋代敦煌石窟壁画中所见的只表现佛与二胁侍菩萨三尊的简单构图(比如第390窟)中发展而来。不过此图中,除有大乘菩萨之外,还有代表小乘的比丘,这六个比丘也...
佛陀身披的朱色袈裟上,精细地描绘着龟甲纹和凤凰圆纹,笔触细腻流畅,色彩绚烂夺目。这种纤细的描绘手法和独特的纹样风格,既不同于宫廷的富丽堂皇,也迥异于寺院的庄严肃穆,因而被判定为民间画师的独特创作。如今,我们以高清技术对这幅珍贵的释迦佛说法图进行了精细复制,使得原作的风采得以完美呈现。这幅复制品不仅...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0世纪壁画:佛说法图 佛说法图 10-11世纪壁画 规格:38.0 x 44.5 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由日本僧人组成的大谷光瑞探险队,前往吐峪沟。1903年橘瑞超与野村荣三郎首次在此发掘,所获不多。1908年他们再次重返,雇用当地民工,进行了大规模搜寻与发掘,结果获得大批珍贵文物。这幅精美的...
莫高窟第288窟白衣佛说法图。白衣佛说法图多绘于石窟西壁千佛中央。在佛教中佛的袈裟颜色,红色是威猛除障之色,白色是清静慈悲之色。白色即菩提心。这身佛像穿着白色的通肩袈裟,手作说法状,两侧有胁侍菩萨,身上袈裟衣纹密集。此图保存完好,晕染痕迹犹在,有立体感,保留着犍陀罗佛像衣纹的影响。 ...
在白居寺的壁画中,有一幅名为SJMN佛说法图的杰作,它描绘了吉祥多门塔三层金刚萨埵殿的场景。这幅壁画的主尊是SJMN佛,他的形象高髻,面容如满月般圆满,低垂的眼睑透露出庄严与祥和。内着僧祇支,外披袈裟,肤色金黄,双手在胸前结成说法印,双腿盘坐在须弥莲花座上。须弥莲花座的两侧各有一只威猛的奔狮,这是SJMN...
佛说法图残片 七世纪 壁画 高51公分 宽75公分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东崖寺遗址 德国柏林国立博物馆亚洲艺术馆藏 原位于新疆图木舒克东崖寺遗址,一九一四年发现。此残片由一条纵向花纹饰带区隔两个佛说法场景。图右边佛带绘有花朵的头光及波浪纹背光,头向左微俯,注视着膝侧的蓄鬓者。靠近佛右膝处绘执...
【莫高窟艺术瑰宝】#第263窟 三佛说法图 北魏#北凉、北魏的说法图,佛像庄严沉静,菩萨身体往往呈“三道弯”,显得十分活泼。第263窟南壁的佛说法图正是此中的代表:中央佛像身体稍高,两侧的佛像都面朝中央,最外两侧各有一身菩萨,对称地站在两旁,头部微低,面向佛像,身体呈S形弯曲。 k...
如图为莫高窟第285窟北壁的《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图》(西魏时期)。图中释迦、多宝二佛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展现出一副智慧超脱和风骨美伦的汉人风流名士形象。作品体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