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
1. 《佛说造塔功德经》中阐述了佛教的十二因缘教义。2. 十二因缘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3. 这些因缘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生死轮回的链条。4. 无明是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和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它导致了一系列的生命活动。5. 行是由无明产生的盲目冲...
比丘从佛听。佛便说言。诸比丘。我本未得佛道为菩萨时为念是。咄是世间极剧。为生老死。为往受但苦。当何时从老死得要也。诸比丘便自思惟得是意。何以故有老死。亦何因缘复老死。比丘便念。本得应意。生故为有老死。亦生因缘复老死。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为生。亦何因缘复生。比丘便自思惟案本念。便得...
出自:《佛说造塔功德经》,下面是佛教十二因缘的基本教义!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具体而言:(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
今观北传南传诸阿含中,处处皆有佛说十二 因缘,法同一味,皆云“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皆密意说有如来藏--缘名色之识,可知如来藏思想真是佛说。若批判或否定如来藏思想等唯识观,则是砍伐佛法大树之根本,则是破坏声闻法与缘觉法,使二乘法堕于断见外道论中,则不能证解阿含诸经佛说二乘涅槃寂静之理。 8楼...
十二因缘又是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 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74部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亦名闻城十二因缘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比丘: 比丘便应`唯然。比丘从佛听'。佛便说言:"诸比丘。我本`未得佛道为菩萨时'为念是:`咄!是世间极剧。为生老死 为...
阿含经十二因缘释 第七章 佛说老母经 原文:佛言。诸法亦如是。譬如两木相钻出火。火还烧木,木尽火便灭。佛问老母言。是火本从何所来。灭去至何所。老母报佛言。因缘合会便得火。因缘离散火即...
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亦名闻城十二因缘) 摘自:阅藏知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更多:https://www.bmcx.com/ 与《佛说缘起圣道经》同。谓逆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而达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