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万字符号,即“卍”或“卐”符号,在佛教中具有深远的含义。以下是对其含义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吉祥象征: 在佛教中,“卍”或“卐”字符通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它代表着佛法无边与众生解脱的圆满,以及佛陀的万德庄严。 梵文中,“卍”字作Sri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旧译为“吉祥海云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五《入法界品》说:释迦牟尼“胸标卍字,七处平满。”卍是吉祥的标志,是释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为吉祥的标志,将卍写在门庭、供物和帐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仪式上,卍和宝瓶等是象征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刹曩,意为“致福”,旧...
佛的胸前“卍”字和德国纳粹的“卐”标志相似,一个是左旋另一个是右旋。逆时针方向的卍和顺时针方向的卐,在西藏是有区别的。藏传佛教以卐为吉祥标志,将卐写在庙门、墙壁及其它器物上。卍是雍仲本教崇奉的符号,藏语称卍为“雍仲”,意为“坚固”。“卐”这一符号的历史就流传了几千年之久,意思是“永恒”,“...
在梵文中,万字符的意思是“吉祥海云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佛祖雕像的胸前,常刻有一个金灿灿的万字符,佛教徒认为它能涌出宝光,代表了佛陀的万德庄严,凝聚了诸佛如来的无量功德力。这个符号,唐玄奘、鸠摩罗什将其译作“德”,到了武则天时期,信佛的武则天将其统一读为“万”,认为它云集了天下的一切功德...
尽管这个符号早在古代就出现过,并在佛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它的正确读音一直备受争议。一部分人坚持应该读作“wan”,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应该读作“de”。这种争论持续了很久,让人难以确定“卍”字的正确发音。无论读作“wan”还是“de”,“卍”字都承载着深刻的含义。它象征着佛法智慧的力量和佛陀的智慧光明。...
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中,每个佛像的胸前都有卍字这个吉祥符号,它象征佛菩萨的清净庄严、慈悲智慧和圆满功德。关于象征吉祥美好的卍字符,中国的佛教典籍中也广有记载。 据《大乘义章》记载,释迦牟尼的头、面、手、足、眼、耳、鼻、口等长相奇特,殊胜异常。其中第八十...
在佛教经典中,能看见佛胸前“卍”字光明的众生,可以消除生死重罪。而左旋卍字在苯教中象征着坚定不移、坚固不变和永生长存。 三、传入中国与传播 传入中国:卍字在唐朝时传入中国,最初被译为“德”或“万”字。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规定将此字读为“万”,即“吉祥万德之所集”。 传播与应用:在中国...
因为这个符号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所有总有些人把这个符号的方向给搞混了。“卍”和“卐”并不是一个字,虽然它们长得很像,但它们的旋转方向却是不同的,一个是顺时针旋转,一个是逆时针旋转的,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佛教所用到的是这个“卍”字,是逆时针旋转的,“卍”这个字,代表了佛的慈悲和智慧是...
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这个符号刚刚传到中国时,并不是一个文字,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被人们称为吉祥、圆满之意,也代表了万德之所集之意。在唐朝的武则天时期,是武则天把这个符号变成了一个字,给这个符号加上了读音,读作““wan”...
佛万字符号,即卐(梵文svastika,音译为“室利靺蹉洛刹那”),是佛教和印度教的一种符号,具有深远的宗教和文化意义。以下是对该符号含义的详细解释: ### 一、基本形态与起源 1. **形态**:佛万字符号通常呈现为左旋或右旋的两种形式。在佛教中,更常见的是右旋的形式,象征着吉祥和正法。 2. **起源**:该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