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恶:恶行、恶言。众善:一切善事。意:妄念。一切坏事都不应该做,一切好事都应该认真做,去除自己的各种妄念,即是佛教的真谛。二、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经》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这里指自性...
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这些佛教用语涵盖了佛教的基本
大显神通:神通,佛教、道教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泛指高超的本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充分显示自己高超的本领一尘不染:佛家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了物欲,不被六尘所沾染,保持心地洁净.现用来比喻做官清廉,或人品纯洁高尚,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用来形容环境或物体非常洁净.花花世界:...
“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52、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
佛教用语发音 【基础词汇发音】般若波罗蜜 拼音为 bō rě bō luó mì,梵语意为“智慧到彼岸”。大乘 拼音为 dà shèng,佛教用语,指能够容纳广大无边的众生,并引导其走向解脱的佛法修行之路。华 拼音为 huā,与“花”同义,常用于描述美好的事物或景象。人身长大 拼音为 rén shēn cháng dà,形容人的...
“那由他” 同样是一个表示数量巨大的佛教用语,通常用来形容非常多、不可计量的数量情况。然而在一些佛经的阐述中,会出现 “那由他不可思议” 的说法,就是说在 “那由他” 所代表的海量数量基础上,再以 “不可思议” 这样的极大数量单位去进一步扩充,去形容如恒河沙数般的佛国世界数量、佛在久远劫数里...
出处:佛教中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三种习气:贪、嗔、痴三毒,贪心、痴心、妄想等就叫做痴心妄想了。释义:现在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者愚蠢荒诞的打算。十一,此中三昧。出处:佛教中指的是排除一切妄想杂念,心神平静。《智度论》卷七:“善心一处不动,是为三昧。”释义:现在引申为对某事深藏的诀窍、...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学文化博大精深,经典众多。五十个佛教常用名词详解,速来涨知识,收藏起来,随用随查! 01一心不乱 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即是一心不乱。修念佛法门时,以虔诚之信心持诵弥陀名号,使心不散。念佛时舍弃我体,而与“阿弥陀佛”之念合之为一,即...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体系,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日常用语。这些用语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也常用于佛教信徒之间的交流和修行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佛教日常用语及其解释: ### 一、基本称谓与问候 1. **南无(nā mó)**:梵语音译,意为归敬、敬礼。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名号前,表示对佛菩萨的尊敬和归依。如“南...
11 文殊菩萨:代表“理性”。文殊之意为“妙德”“妙吉祥”。在佛教朱菩萨中以智慧见长,是大乘佛教的智慧化身。12 普贤菩萨:代表“落实”。普是普遍之意,贤是妙善之意,普贤之意是妙善,妙德,妙惠施与一切众生。13 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观即观照,世为大千世界,音是众生称念观音名号乞求救助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