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承认山河大地、人物等的存在,以及这些存在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佛教的更深层次来看,这些现象并不是最终的真实状态,它们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 什么是独觉? 独觉指那些自己觉悟了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等佛法真理,但并未广为说法度化众生的圣者。他们通常在没有佛出世的时代,通过个人的修行和智慧自行...
佛教原创思想,其实只有声闻道和独觉道,声闻道就是四圣谛和八正道,独觉道就是十二因缘。所谓声闻,就是能用语言来深入领悟的东西,语言即思维本身。独觉即体会。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苦意为迷茫的结果,体验苦果之后进入集,也就是了悟苦因,感悟苦因的结果为灭,灭的结果意味着离苦得乐,而找到快乐的原因为...
佛教语。又称缘觉。谓无佛之世,修行功成,自己觉悟缘起之理者。 指道教所称自悟玄理。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独觉苏轼翻译及原文 缘觉和独觉的区别 独觉佛 如何欣赏苏轼的独觉 什么叫独觉乘 独觉苏轼拼音 独觉柳宗元 独觉全诗翻译百科...
在佛教中有小乘道和大乘道,阿罗汉道为小乘道,佛、菩萨为大乘道。小乘道可以回小向大,改修大乘道。大乘道只有佛、菩萨道,却没有一个阿罗汉道。佛在金刚经中说:“实无阿罗汉道”,佛陀的意思是在大乘佛法中实在是没有阿罗汉道这种修法,这阿罗汉道只是修独觉的一种方法,它不是大乘法门。修到最高境界只能...
佛教日用文选丨释门日用名词说明:侍者、苾刍、缘觉 侍者 亲炙于长老左右而任其使唤者也。阿难为释尊侍者,是为僧家侍者之嚆矢。 《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苾刍 同于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馑男,熏士等。出家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
佛教故事 | 粪污独觉丑相臭气 一时,佛在庄严城(庄严城是世尊宣说《药师经》的地方),当时有狮子商主,娶妻后,夫妻共度良辰。不久,妻子怀孕了,自她怀孕那天开始,浑身就散发出不净粪的臭气,甚至有时她还想...
佛陀故事会:宝贤龙子——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海中有一龙王名宝,长大后娶龙妻共享美好生活。后来生下一个庄严的龙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父名宝,取名为宝贤,精心喂养。 龙子长大后,因它不共的业感,昼夜各三次有龙宫里滚烫的热沙不断地降到身上,使它浑身又烫又痛,难以忍受。小龙子奇怪...
“辟支佛”是梵语,译为“缘觉”,又叫“独觉”。有佛出世的时候就叫缘觉,在无佛出世的时候就叫独觉。缘觉修十二因缘而悟道,这是在有佛出世的时候;若无佛出世呢,他到深山穹谷,没有人到的地方,自己在那儿修行,春看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觉得这生生灭灭都是无常的,观十二因缘而自己悟道,这叫独觉。O网页链接 û...
2025-01-01 11:23:0608:573 所属专辑:因果故事 佛教故事 第一季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0.10喜点/集 猜你喜欢 2.9万 从出生到独立 by:蔡智红 2476 从出生到独立 by:莺菡 4943 爱的供养 by:长白山阿力 306 爱的供养 by:舒黎女性智慧修心养性 ...
(4)独觉, (5)菩萨。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 大乘不是比小乘显得高超, 乃在于发心的伟大, 他们修行是为了度众生, 而非仅为自己求解脱。 大乘佛教的特点, 是教你先发广大心, 发心之后, 你仍得根据你的程度来修行。你要先认清那一样方法适合你的趣兴和性格, 或者那一样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么, 那一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