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卷第七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论曰。当说四颂总摄上义。略显佛地净法界相。如来地中一切有为无为功德。皆是清净法界摄持。皆是清净法界之相。所相能相俱名相故。于四颂中前三颂半别显其相。后半总结。别显相中。有义此中初半显示清净法界次半显...
为佛地经之论释。作者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释之,并叙述佛地经所说之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种法,摄大觉地。亲光论师本身为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之学者,又为护法(梵Dharmapa^la,530~561)之门人,因此佛地经论之思想,多以...
是佛所依所行所摄故名佛地。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应知此中宣说佛地饶益有情。依所诠义名佛地经。如缘起经。如集宝论。 略说此经所摄义者。谓显世尊佛土圆满功德圆满眷属圆满安立佛地五法总别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依净法界具诸功德三身差别。此则次第示现。如来居如...
为佛地经之论释。作者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释之,并叙述佛地经所说之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种法,摄大觉地。亲光论师本身为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之学者,又为护法(梵Dharmapa^la,530~561)之门人,因此佛地经论之思想,多以...
为佛地经之论释。作者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释之,并叙述佛地经所说之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种法,摄大觉地。亲光论师本身为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之学者,又为护法(梵Dharmapa^la, 530~561)之门人,因此佛地经论之思想,多以...
是佛所依所行所摄故名佛地。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应知此中宣说佛地饶益有情。依所诠义名佛地经。如缘起经。如集宝论。 略说此经所摄义者。谓显世尊佛土圆满功德圆满眷属圆满安立佛地五法总别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依净法界具诸功德三身差别。此则次第示现。如来居如...
略称佛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佛地经之论释。作者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释之,并叙述佛地经所说之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种法,摄大觉地。亲光论师本身为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之学者,又为护法(梵Dharmapa^la, 530~...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 佛地經論卷第一 親光等菩薩 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 譯 稽首無上良福田 三身二諦一乘衆 我今隨力造此論 爲法久住濟羣生. 覽諸師意我已淨 恐餘劣智未能通 爲令彼淨生勝德 故我略釋牟尼地。 論曰. 佛地經者. 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 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
《佛地经论》主角:简介:梵名Buddhabhu^mi -su^tra-s/a^stra 。凡七卷。亲光等菩萨造。唐代玄奘译。略称佛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佛地经之论释。作者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释之,并叙述佛地经所说之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
佛地经论(七卷) 摘自:阅藏知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亲光等菩萨造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更多:https://www.bmcx.com/ 经是佛住净土,为妙生菩萨说五种法,摄大觉地。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论释法相,最为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