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四,我们迎来了宋代高僧佛印了元禅师的纪念日。佛印了元禅师(1031-1098年),从小便沉浸在儒家经典中,后来拜宝积寺日用为师,深入学习禅法。在他的四十余载弘法生涯中,佛印了元禅师曾居住在淮上斗方寺、江西庐山的开先寺和归宗寺,以及丹阳的金山寺和焦山寺,还有江西的大仰山等著名古刹。他的...
及其在金山,东坡释还东吴,次丹阳以书抵元曰:“不必出山,当学赵州上等接人”。元得书径来,坡迎笑问之。元以偈答曰:“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见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坡抵掌称善。 又尝谓众曰:“昔云门说法如云雨,绝不喜人记录其语,见必骂逐...
宋·佛印了元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著者小传:佛印了元(1026-1086),字绝老,俗姓林,(今江西景徳镇)王氏子。北宋著名诗僧,住镇江金山寺,与苏轼、黃庭坚等人交好,擅书法,能诗文,尤善言辞,宋神宗赐号佛印。
佛印禅师性格豁达开朗、潇洒倜傥,他能诗善文,善于言辩,故同当代许多缙绅贤者成为契友,过从深密。如苏东坡、黄山谷、秦少游、王子纯、郭功甫等,均奉佛印了元禅师为师,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轶事趣闻,成为僧俗两界盛传的佳话。 佛印禅师担任云居山真如禅寺的住持之后,苏东坡、黄庭坚亦曾亲自攀登山拜访,并相约...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佛印了元禅师,是一位身宽体胖的乐天派僧人。 相传他和苏轼交情甚密,他们经常一起游山玩水,和诗作对,参禅悟道。 南宋时期,还有人专门编撰了《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构想出许多关于两人的有趣对话。 而在明清时期的小说故事里,佛印和尚又扮演着为苏轼指引度脱的智者形象。
以书抵元曰:不必出山,当学赵州上等接人。 元得书径来,东坡迎,笑问之。 元以偈为献(或作戏)曰: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三门见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东坡抚掌称善。 悟证拈偈 57 大千一床 赵州深居度十方, 佛印远奔未离床,
<佛印了元> 【案】云居佛印元禅师,禅师名了元。字觉老。生饶州浮梁林氏。世业儒。父祖皆不仕。元生三岁。琅琅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诵三千首。既长从师授五经。略通大义去。读首楞严经。于竹林寺。爱之尽捐旧学。白父母。求出家度生死。礼宝积寺沙门日用。试法华。受具足戒。游庐山。谒开先暹道者。暹...
农历正月初四,宋代高僧佛印了元禅师圆寂纪念日。这首偈语气概非凡、意境很高,显出东坡居士才华横溢、不可一世,一方面固然是赞颂佛陀,另一方面也隐喻作者具有超俗不为物累的境界。 佛印了元禅师(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2017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四,宋代高僧佛印了元禅师圆寂纪念日。
李公天上石麒麟,传得云居道者真。 不为拈花明大事,等闲开口笑何人。 泥牛漫向风前嗅,枯木无端雪里春。 对现堂堂俱不识,太平时代自由身。 宋元符元年(1097)正月初四日,佛印了元禅师于寺中听客人谈话,值有会心投机之处,不由得欢笑起来,遂于笑声中安然圆寂。
佛印了元禅师 《偈颂》 是药拈来更不疑, 师资相见在临时。 从兹病甚无医处, 杀活还应作者知。 二、赏析 此偈主要得到文殊菩萨的启示,告诉我们,只要是草,就有它相应的药性,对症就能治病,不对症,就成了毒药。毒药对症可以治病,俗话说:附子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