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博闻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DPIP英文博士项目主任。他也是多伦多大学环境治理实验室的兼职研究员。他从多伦多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国际发展、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理论。 教育经历多伦多大学 国际关系 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政治 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 东北...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志敏、苏长和主编的《2014 复旦全球治理报告∶增量改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进和升级》提出 了国际组织改革的"增量改进"战略。指出可 以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推动国际组织改革,即在国际组织内部推动决策权和制度变革,而在外部...
作者简介:余博闻,男,浙江宁波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组织、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发展、国际关系理论;田圣新,女,北京人,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法、美国法。
多伦多大学 国际关系| 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 查看更多 2015.1-2019.5 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学院 -环境治理实验室-研究助理 -结束 查看更多 社会兼职/研究方向 2020.9-至今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国际公共政策全英文硕士项目(MIPP)主任 查看更多 [1]全球治理 查看更多 论文成果|科研项目 [1]认知演化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变革....
当今的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混合驱动系统。一方面,多边外气候治理实践自成体系,专注于直接供给治理方案和规则;另一方面,多边气候制度转而强调“引领”和“政治动员”。这与传统的主要由多边气候谈判驱动治理实践的模式不同。采用认知演化理论可以分析气候治理的演化。该理论认为:实践的负面绩效和由此激发的主动反思是深度...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环境治理实验室兼职研究员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理事 2019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国际发展、环境治理、国际关系理论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前,新科技加速发展、新国际领导结构初见雏形、绿色复苏理念广泛传播,这都为后疫情时代《2030年议程》驱动系统的修复和重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国际发展 复合系统 [作者简介]徐佳利,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