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具有多重身份,她既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夫妇的友人、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妻子,也是中共高干廖承志的母亲,还是女界领袖、丹青圣手和诗坛豪情盖天、侠气于云的“一枝梅”。难得!难得!辛亥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女性,有姓名可查的有380多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8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坐落在广州市海印桥与江湾桥之间。在校内的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楼前,一座汉白玉雕像静静伫立,“伟大革命者何香凝先生像”几个大字镌刻于其上。校内距此不远,坐落着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这里原为何香凝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的办事处旧址。那所农工学校即是今日广东仲恺农业...
何香凝(1878-1972),民革创始人之一。1949年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今天(9月1日) 是何香凝先生逝世52周年纪念...
1878年夏天,何香凝出生在香港一个家境殷实的商贾之家。父亲何炳恒祖籍广东南海,是一位著名的房地产商人,同时经营着茶叶出口生意。何炳恒一共娶有一妻五妾,何香凝是家中的第九个孩子,是家中的”九小姐“。豪门之家对于女儿的唯一期望,不外乎是将其培养成为名媛淑女,安分地嫁个好人家,延续香火。何家也不...
1972年9月,94岁的何香凝已经走到人生尽头。她的一生波澜壮阔,经历了晚清、民国,乃至新生的中国,一家三代为民族革命贡献所有。就在何香凝弥留之际,她却向前来探望自己的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一个请求。周总理握着她的手,早已无语凝噎,并含泪特别批准……何香凝 1878年,何香凝出生于广州芳村一个富商家庭。旧...
1922年8月,孙中山先后会见了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和苏俄使节的代表越飞,决心联俄联共,接受改组国民党的建议。何香凝陪同丈夫廖仲恺与越飞会谈,在国民党改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4年,中国妇女运动也翻开了破天荒的第一页。3月8日上午,46岁的何香凝站在台上讲演,她鼓励女性走上“打倒封建主义,打倒...
1972年8月,94岁的何香凝迎来了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她躺在病床上,向周总理提出了她此生最后的请求。她去世后不愿火化,而是希望将遗体送往南京,与已经去世多年的丈夫廖仲恺合葬。听到这句话,周总理不禁泪湿眼眶,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许诺道:“不烧,不烧。”那么,何香凝这位身兼革命家和画家的女性,...
图|毛主席、朱德、邓小平与何香凝握手丈夫身死,她坚定革命何香凝重病在床时,周总理去医院看望她,她充满恳切地提出:死后不想火化,要把遗体运到南京和廖仲恺合葬。廖仲恺是何香凝的丈夫,也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危亡之际,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与孙中山先生结为挚友,为民主革命、救国救民...
“我不要烧,我不要烧。”1972年夏天,垂危之际的何香凝,趁着自己清醒的时候,向前来探望的周总理,提出自己死后不火葬,和丈夫廖仲恺合葬于南京的请求。听着老人几乎哭诉的声音,周总理内心一阵酸楚,急忙在床边安慰:“不烧,不烧,你放心吧,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答应你的请求!”“大脚”促成美好姻缘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