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迁教授曾获新加坡NRF Fellowship资助,曾获美国电子显微学会优秀博士后奖等。 谢建平,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皇家化学会会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Clarivate,2018-2023年),《Aggregate》副主编。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在NUS获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10年...
何迁,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2019-)。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3年于美国Lehigh University 获得博士学位。2013-2016年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2016-2019年于英国Cardiff University化学院和催化研究所...
何迁,新加坡国立理工大学材料系助理教授。此前(2016-2019)曾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化学院催化研究所任staff scientist。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的电子显微研究,在金催化方向取得了一定成绩,发表论文近百篇,引用逾四千次,包括高影响力期刊 Science, Nature Cat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 JACS, Angewandte Chemie, ACS Nano等。20...
文章第一作者为王思恺,2019年加入颜宁教授课题组,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天津大学联合研究院首批博士生。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工程系何迁教授为其并列博士导师。
天津大学张志成、清华大学王定胜、东南大学凌崇益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何迁 通过理论计算表明,级联Ag-Cu双位点可以协同增加局部CO覆盖率,降低CO质子化的动力学势垒,增强不对称C-C耦合产生C 2 H 4 。作者进一步成功合成了Ag位于部分Cu位点和Cu 3 N单元中心的Cu 3 N-Ag纳米立方体(NCs)。C 2 H 4 在Cu 3 N-Ag NCs...
新加坡国立大学何迁助理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催化材料的制备和电子显微表征研究。诚聘相关方向博士后。 新型催化材料制备 例如纳米合金颗粒,复杂氧化物催化剂形貌,尺寸和成分的精确控制以及他们在选择性加氢,析氢和选择性氧化等热催化过程中的应用 有材料合成背景者优先 ...
朱慧源/何迁/辛洪良JACS:转化率100%!Cu/B2 CuPd催化乙炔加氢 寻找具有高贵金属原子利用率的高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在材料的基础合成和重要的工业反应中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基于此,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朱慧源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何迁和美国弗吉利亚理工大学辛洪良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具有Cu核和有序B2金属间...
何迁,新加坡国立理工大学材料系助理教授。此前(2016-2019)曾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化学院催化研究所任staff scientist。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的电子显微研究,在金催化方向取得了一定成绩,发表论文近百篇,引用逾四千次,包括高影响力期刊Science, NatureCat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 JACS, Angewandte Chemie, ACS Nano等。2019...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朱慧源、新加坡国立大学何迁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辛洪良报道了Cu核和表面具有可控原子层的有序B2金属间CuPd壳(Cu/B2 CuPd)的Pd-Cu纳米立方体的合成,其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有效而稳健地催化乙炔(C2H2)选择性氢化为乙烯(C2H4)。钯负载量为9.5 at.%的优化Cu/B2 CuPd在90°C下具有100%的C2H2转化...
天津大学张志成、清华大学王定胜、东南大学凌崇益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何迁 通过理论计算表明,级联Ag-Cu双位点可以协同增加局部CO覆盖率,降低CO质子化的动力学势垒,增强不对称C-C耦合产生C 2 H 4 。作者进一步成功合成了Ag位于部分Cu位点和Cu 3 N单元中心的Cu 3 N-Ag纳米立方体(NCs)。C 2 H 4 在Cu 3 N-Ag N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