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就《论语集解》的版本略加考辨。 一、《论语集解》的唐写本与最早刊刻 《论语集解》最早见录于史志,乃《隋书·经籍志》,称《集解论语》,后此史志,或称《何晏集解》,或称《论语》。于集解者,各朝史志皆著录为何晏,唯《宋史·艺文志》在何晏后下一“等”字,标明...
魏晋时期,何晏的《论语集解》将曹魏之前的《论语》注、解等集结为一体,而且何晏还把尚虚贵无的道家思想引入《论语集解》中,把老子抬高到与孔子同等的地位,将孔、老均称为“圣人”。据此可知,当时( ) A. 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 B. 三教合一趋势出现 C. 儒学已丧失正统地位 D. 儒学有了新的发展 相关知识点:...
《论语集解》旧称何晏所撰3,然由《论语集解》之序文可知,此书之编撰除何晏外,另有孙邕、郑冲、曹羲、荀顗等人4。单称何晏所撰,大概的原因有二:一是此书属官修性质,而何晏最后董理其事,由于出力最勤,因此以何晏为名5。其二,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所言:「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
而《论语集解》一书,则充分展现了两汉经学《论语》向魏晋玄学《论语》的过渡性特点。 关键词:何晏;《论语集解》;儒学玄学化 自经学被正式立为官学,人们便孜孜不倦地以不同方式对《论语》进行诠释。曹魏正始中期,何晏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部“集解”体训释专著《论语集解》。此书由何晏主持,另有孙邕、郑冲、曹羲、...
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人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原文: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 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此文出自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义疏》...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何晏的《论语集解》属于下列哪种古注类型( )A、传注体B、章句体C、义疏体D、集解体搜索 题目 何晏的《论语集解》属于下列哪种古注类型( ) A、传注体 B、章句体 C、义疏体 D、集解体 答案 解析收藏 反馈 分享
古籍在线> 《论语集解 十卷》 第1册 第2册 何晏等人所撰《论语集解》,自成书后一直流传不废,本文对其版本源流作了大致考察,勾勒出了它在我国唐代、宋明时期、清代以来三个阶段的递藏情况,并对其在日本国的情况作了考辨,文章还考察了《论语集解》的版本存佚,介绍了现存的重要版本。《论语》一书的流传比较复...
从汉初的孔安国到曹魏时的陈群、王肃、周生烈为《论语》作注的训诂学家可谓是此起彼伏、风起云涌。何晏《论语集解》所收录了孔安国郑玄马融等八家注解,本着“集诸家之善”,“有不安者,颇为改易的原则,既包括了以孔安国为首的重视对文字本身训诂的古文学派的观点,也涵盖了以陈群王肃为代高表的重视义理阐发的...
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 台湾大学中文系 蔡振丰一、問題的提出 秦火之後,基於師徒的口耳傳誦,漢初《論語》之學已分《齊論》、《魯論》、《古論》三者。西漢末,安昌侯張禹混合齊、魯之說,開《論語》不遵家法之先;鄭玄復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為之注,而後今古文之爭乃息。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