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璋虽素学古文,但认为国事危急,兴办“洋务”为当务之急。他经常与中外人士交往,探求治世之方。重臣李鸿章欣赏何如璋通晓洋务,遂与枢密大臣沈桂芬竭力保荐何如璋出使日本。 驻日期间,何如璋十分关心数干旅日侨胞的利益,积极要求增设领事。初,日本国不同意,他就据国际公法力争,终于取得在横滨、神户、长畸三个地方...
何如璋(1838年-1891年),字子峨,号璞汕,广东大埔人。出身农家。1850年,因家贫辍学牧牛,遂在家自修。姑父陈芙初嘉许他的志向,遂助其复学。1856年,补廪生。1861年,中举人。1865年,为福建署汀州知府朱以鉴的幕僚,参与镇压汪海洋所率太平军余部,论功奖叙知县,加五品衔。1868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改授...
何如璋诗词 赠源桂阁故侯 其二清代:何如璋 留髡送客日初斜,相约春游兴又赊。记取清明好时节,墨川东岸看樱花。 中秋节,孤独,感伤 赠源桂阁故侯 其一清代:何如璋 轻盈舞袖绾双鬟,洗盏殷勤劝小蛮。含恨低翻旧时曲,一声声是念家山。 抒情,爱情,相思 ...
上堂辟有简易展板,展有“清廷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何如璋故事——牛角挂书、小有洞天、石牌坊之议、尊老爱幼”等图文。何如璋曾孙仍住人境庐,守护着此座历史建筑。 宫詹第 与人境庐同排而列,一墙之隔,由何如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
光绪三年(1877)对于林达泉和何如璋来说都是重要的年份,两人都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受到朝廷高官的赏识。林达泉受丁日昌、沈葆桢等朝廷重臣的推荐,担任将要开发的台北府城的知府。而何如璋则是在李鸿章的推荐之下,被任命为出使日本的钦...
款识: 款识:何如璋。 内容介绍: 释文:柳绿桃红,四面云山,舒锦绢兰芳桂馥,满庭花木献文章。 浏览量: 36 数据统计: 预展上拍量: 1 件 拍卖成交量: 3 件 拍卖成交量: 322,500 RMB 行书七言诗 镜心 绫本 历史年代: 光绪年间(清) 创作年代: 公元1881 年 书法材质: 绫本 书法形式: 镜心 钤印: 钤印...
何如璋(1838-1891):中国首任驻日本公使,文学家和书法家 (何媒 AI 作图) 在驻日公使的任期内,何如璋表现出色,不仅妥善处理了多起外交事件,还积极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他撰写的《使东述略》一书,详细记录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对日本的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后人研究日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赠源桂阁故侯 其一 晚清· 何如璋 七言绝句 轻盈舞袖绾双鬟,洗盏殷勤劝小蛮。 含恨低翻旧时曲,一声声是念家山。其二 七言绝句 留髡送客日初斜,相约春游兴又赊。 记取清明好时节,墨川东岸看樱花。其三 七言绝句 宾筵酒馔翻新样,乐府笙歌倚旧声。 沿习太平唐代舞,诸伶白首说西京。粤...
何如璋(1838~1891) 行书 五言诗 图录号: 1163 估价RMB: 28,000-35,000 成交价RMB: -- 1163绫本 立轴 1881年作识文:许久忘城市,结屋石崖巅。兴饮松花酒,闲吟秋水篇。树密隐归鸟,窗静绕云烟。客来无别事,枕石听流泉。不作尘中语,独契琴上弦。款识:辛巳仲夏望后一日,大埔何如璋。钤印:何如璋印(...
左张佩纶,右何如璋 1878年,第一任驻日本大使何如璋向国内发回自己的建议,他提出上中下三策、并给出日本四个不如中国的地方。上中下三策基本上就是:对日本发动讨伐战争;派出军舰前往琉球以“问罪”为虚,实则军事威胁日本不要打琉球的主意;放弃琉球、口头抗议。当时日本有四个问题:外债严重、内战民心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