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28岁,但是何向南已经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向南1992年出身,标准的90后,2007年15岁时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软件工程,2011年本科毕业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攻读博士。2016博士毕业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何向南教授致力于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
2023年11月6日下午,主题为“大模型推荐前沿及展望”的学术讲座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宾诺咖啡厅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向南教授来校作学术交流,由宋井宽教授主持。 何向南 教授 何向南教授首先介绍了以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LM)展示了惊人的新兴理...
近日入选2020年阿里巴巴青橙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向南教授正是科大青年一代优秀师资的代表。何向南以“聚焦个性化推荐,为信息过载精准施策”摘得本年度全国仅十人的青橙百万科学大奖,这位科技“弄潮儿”年仅28岁!青橙奖颁发三年以来,除了何向南,中科大刘淇和张兰也分别在2019年“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社会信息资源...
9月9日,记者获悉,经历层层选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向南荣获“阿里巴巴达摩院第三届青橙奖”。这一奖项将为青年科研学者提供100万元人民币奖金和全方位的研发资源支持。据了解,全国每年仅有十位青年科研学者获此殊荣,而何向南是今年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成就:90后博导用“个性化推荐”摘下青橙奖...
今年刚成为杰青的浙大数学副教授江文帅之前就拿过这个,100万,他拿了后就买房结婚,然后去海外游学,和...
何向南是标准的大水车…博后期间一年好像挂了60多篇?能发文章也是本事不过这样还是有点奇怪了 ...
何向南教授团队照 学习可解释的高阶特征交互,并将 其融入到神经网络中,提高神经网络 的可解释性,使得对推荐过程的符号 化逻辑推理成为可能。 “做能落地、对实际系统有 意义的研究。”是何向南的科研座 右铭。他密切关注研究成果的实用 性,针对在海量用户数据上构造个 性化模型的效率瓶颈,提出了多个 快速学习算法...
何老师学术相当牛逼,已经入职中科大特任教授并且拿到了青年千人,1992年出生,27岁,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高崇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雷文强(新加坡国立大学),何向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aarten de Rijke(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Tat-Seng Chua(新加坡国立大学) 注:本文根据 tutorial [1] 深度扩展。 CRSs的定义与架构 ▲图1. CRSs的架构 目前,CRSs 还没有主流、统一的定义。本文将 CRS 定义为:能通过实时的多轮对话,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