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 一图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 来源:人民网
早在探源工程启动之前,中国学术界就有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从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逐步具备了系统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田野考古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比如我们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大型宫殿,在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坛庙...
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 一图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
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 一图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 ---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 一图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
11月1日下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七期即将开讲。曾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15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院士)、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将来到宝安讲坛,呈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多年来的主要成果。【讲座主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主要内容】讲座将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
讲座邀请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先生与大家共同走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此次讲座也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答案】题干体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③说法正确;①错误,世界不可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④错误,中华文化不可能得到世界各国认同。故选:C。反馈 收藏 ...
【文明探源 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仅仅是探寻起源,更是面向未来。 新一季《何以中国》纪录片制作组诚邀你参与编导工作。(20分)步骤一:观看《何以中国》纪录片,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遗址(部分)分布图》 ,提出问题:中华早期文明遗址有何分布特点?(4分)城址其他牛河梁遗址40石峁遗址北京殷墟及 北商城两城镇...
《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报道集》是2023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处理这三大关系的方式,其精华便是智慧。时代不同,处理这三大关系的理念与办法会有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代就比前代处理得更好,也就是说后人并不一定比前人更有智慧。因此明智的后人懂得向前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