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平衡剂的主要功效是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预防或纠正脱水及相关代谢紊乱。 它通过补充水分、钠、钾、氯等关键成分,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支持器官功能,适用于因疾病、运动或环境因素导致的体液流失。 具体功效与作用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1. 体液平衡剂含有钠、钾、氯等离子,能快速补充因腹泻、呕吐、大量出汗等丢失...
综上所述,明确的液体管理目标、准确的处方设置、全程监测、及时调整方案是CRRT体液平衡管理成功的关键。 总结 1. 精确的体液平衡管理对于CRRT治疗至关重要,明确的液体管理目标、准确的处方设置、全程监测、及时调整方案是CRRT治疗成功的关键。 2. CRRT滤过量等于置换量、超滤量、额外补充液体量(包括碳酸氢钠、枸橼酸盐...
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调节 包括维持渗透压和血容量两方面。 ①渗透压主要依靠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渗透压升高时,使ADH分泌增多,引起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 ②血容量主要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DS)...
各部位体液之间处于动态平衡,其内的水与电解质也处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很易受外界或机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破坏出现代谢紊乱,即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体液平衡及调节 一、水平衡 人体内含水量的变动与年龄(图5-1)和疾病密切相关。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体液平衡是指() A. 机体水的摄入和排出平衡 B. 血浆和组织间液平衡 C. 体液在含量,分布,组成方面相对平衡 D. 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体液平衡是指体液在含量、分布、组成方面相对平衡。反馈 收藏
【名词解释】体液平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人体总体液量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两部分。绝大部分组织间液能迅速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交换,在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起很大作用。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相等,为290~310mmol/L。水能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两侧的渗透压...
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HCO3-)与碳酸(H2CO3)组成的缓冲对是维持酸碱平衡的关键。当体内的酸性增加时,HCO3-会与H+结合,形成H2CO3,随后通过二氧化碳(CO2)的释放和水(H2O)的生成,中和多余的酸;相反,碱性过多时,H2CO3会释放H+来抵消碱性物质(OH-),以保持血液pH值稳定。缓冲系统的作用...
一、水平衡紊乱 水平衡紊乱可表现为总体水过少或过多或总体水变化不大,但水分布有明显差异,即细胞内水增多而细胞外水减少,或细胞内减少而细胞外水增多。水平衡紊乱往往伴随有体液中电解质的改变及渗透压的变化。 (一)脱水 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的减少,称为脱水。脱水因血浆钠浓度变化与否,又可将脱水分为高...
体液平衡: 细胞内液中,K+是主要的阳离子;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细胞外液中阳离子主要是Na+,阴离子主要是Cl-。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这种离子浓度梯度的形成主要依靠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作用。Na+-K+-ATP酶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2个K+移入细胞内,同时将3个Na+移出...
正确答案:人体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于肾脏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一般先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系统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然后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维持血容量。主要调节机制是; (1)体内水分丧失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产生口渴,增加饮水,ADH分泌增加,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再吸收水增多,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