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游佑山,见先生遗迹犹存,心向往之。想当年,先生与山水为伴,修身养性,实为人生一大乐事。余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亦足矣。 译文: 佑山,古时候的一处名胜之地。这里地势险峻而又风景秀丽,山林泉水的美景,在江南地区堪称第一。过去有位高人隐居于此,建造草庐读书,被称为“佑山先生”。先生博学多才,善于谈笑,人...
佑山杂说冯汝弼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①鱼苗二千。比年②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隈③。伺之,见一獭④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余别畜鱼一千八百于塘桥池,池可二亩,一年有二斤者。明年六月暴雨后,死而浮者三,...
《佑山杂说》一文,记录了诸多趣事与哲理,以下是对其部分内容的白话文翻译: 我家东园里有一座小山,小山四周被池塘环绕。我在池塘里养了两千尾鱼苗。过了一年去看,每条鱼大约有一斤重,第二年长到两斤,到了第三年就有三斤重的鱼了。然而,我只捕捞了几条鱼,池塘里就没剩下什么鱼了。只见池塘边散落着残缺的鱼鳞...
十、(2019.江苏镇江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3分)佑山杂说(节选) 月日用时:分钟答案/P195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鱼苗二千。比年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限。伺之,见一獭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亲亲,我理解的佑山杂说莲花中的翻译是如下这个句子:清凉殿下,莲花初露。秋风乍起,一片轻烟。斜阳照在长堤上,荷叶罗裙一色红。翻译如下:在清凉的殿宇里,莲花初次绽放。秋风渐起,轻烟缭绕。夕阳斜照在沿岸的长堤上,荷叶和罗裙一同呈现出明媚的红色。亲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开始只看到青山贴着水...
祐山杂说 by:善意流传 9408 杂说 by:一战三跨的小懵懂 1.1万 杂说 by:印心聊斋 588 杂说 by:醉倾城L 4750 杂说 by:黑过夜色z 6.8万 杂说 by:声优老崔 2991 杂说 by:颂月无缺 8295 杂说 by:糖醋白骨 929 四今杂说 by:天英三奇传媒 463 杂录杂说 ...
by:oho43 2415 文言 by:釣魚博士雲 1.2万 文言文朗读 by:史歆竹 1790 文言文朗诵 by:爱满天下Lily 1.1万 文言文朗读 by:湛德 1.2万 文言文朗读 by:林夕淡淡 3670 文言文朗读 by:清泉易 1244 文言文朗读 by:董江涛空间 1万 文言文朗读 by:喜欢阅读的小书迷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2.《佑山杂说》中“我”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我”与《河中石兽》中的哪个人物形象相似?为什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2.养的鱼太多了;沧州寺僧、讲学家;都没有探究事物的真 相,主观臆断。 反馈 收藏 ...
-|||-老河兵判断正确的原因:老河兵有长期巡河的经验,能够-|||-结合石性、沙性和水势综合做出正确判断。相关推荐 1.请结合原文,分析《河中石兽》中老河兵与《佑山杂说》中西乡人有何共同点?两人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原因是什么?反馈 收藏
古籍书目> 祐山雜說一卷 书名《祐山雜說一卷》 书名佑山杂说一卷 作者明馮汝弼撰 版本明萬曆間繡水沈氏刻寶顏堂秘笈本 丛书四庫存目叢書 册号3661 册名子246 内容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检索其他古籍 相关古籍书目 [江西瑞金]瑞金北關楊氏六修族譜不分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