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亦称G60星座)首批1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规模在1万颗以上的大型低轨星座,正式拉开建设大幕。大型低轨星座是最近10年出现并逐渐成熟的航天系统,由运行于距地面300公里 – 2000公里太空的数百至数万颗...
以“星链”(Starlink)、“一网”(OneWeb)等为代表的低轨星座项目引起了新一轮的低轨星座发展浪潮,它们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卫星高功能密度设计、规模化生产、一箭多星发射等技术,推动了卫星批量化研制与发射技术的进步,为巨型星座系统的卫星高密度部署实施提供了技...
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亦称G60星座)首批1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规模在1万颗以上的大型低轨星座,正式拉开建设大幕。 大型低轨星座是最近10年出现并逐渐成熟的航天系统,由运行于距地面3...
低轨星座是为了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导航、遥感和科学研究等服务而设计的。本文将介绍低轨星座的概念、原理、应用和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概念 低轨星座是由一组卫星组成的系统,这些卫星以近地点高度约为150至1200公里的低轨道运行。相比于传统的地球同步卫星(如高轨静止轨道卫星),低轨星座的主要优势是延迟较...
一、千帆星座:54颗卫星点亮太空 “千帆星座”,也被称为“G60星链”,是我国面向普通大众通信需求建设的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这一星座的设计采用了多层、多轨道、分阶段实施的方式,旨在打造一个庞大的卫星网络,以满足未来全球用户对高速、低延时、高可靠性互联网服务的需求。自2023年启动建设以来,“千帆星座...
低轨星座概念 低轨星座是指绕地球运行高度较低的一类人造卫星星座,其轨道高度一般在1000公里以下。不同于传统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低轨星座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和优势。首先,低轨星座在地球上空运行的高度较低,其轨道周期相对较短。这使得低轨星座在卫星通信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距离较近,低轨星座可以实现更...
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亦称G60星座)首批1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规模在1万颗以上的大型低轨星座,正式拉开建设大幕。 大型低轨星座是最近10年出现并逐渐成熟的航天系统,由运行于距地面300公里 – 2000公里太空的数百至数万颗卫星...
同时,我国发射场发射工位数量有限,商业化使用程度较低,与低轨星座组网带来的大量发射需求存在明显的供需不匹配。商业发射工位紧缺,发射场扩容迫在眉睫 如果将卫星比做要发往太空的“货物”,运载火箭就是“运输工具”,发射场就是“货运码头”。发射场设有运载火箭发射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是航天活动的先行基础...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次成功发射的千帆极轨01组卫星,是素有国产“星链”之称的“千帆星座”计划首批组网卫星。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帆星座”是什么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千帆星座”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之一,由上海垣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