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环境的复杂性问题,建筑的可持续性虽然不存在任何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出于对项目完整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进行的考量与平衡,众多建筑事务所及研究机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正在为更健康的地球做出贡献。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
9月22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2024第一批零碳建筑项目发布会暨零碳建筑技术论坛”,正式发布了我国第一批零碳建筑项目。凭借在践行“双碳”目标中的深入实践,深圳中国海外大厦和北京中海金融中心双双入选首批零碳建筑项目,标志着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研发、建设的零碳建筑得到建筑...
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在实现近零碳建筑基础上,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可定义为低碳建筑;在建筑建材、建造和运行全过程的总碳排放量不大于零的建筑,可定义为全过程零碳建筑。
在满足展厅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能耗需求,并结合等碳抵消方法,实现零碳目标,构建能碳双控示范体系,打造出我国首个集成式全幕墙装配体系的“零碳、零能耗”建筑。 场地回应 项目经过多轮场地选址,最终确定利用既有附属...
让我们用以下四个代表项目,讲述“零碳”建筑的实践路径。 01 能建·新能源生态城展示中心 “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能建·新能源生态城项目位于雄安站枢纽片区1号地块,总占地约440亩,总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搭建绿色低碳能源网、智慧高效数字网“双网”基础底座,着力打造成为“双碳”技术解决方案示范园、新能源产业...
近零碳建筑 “近零碳建筑”是指建筑物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运行过程中全电化,不使用燃气,建筑排放的碳量处于较低水平。分布式供能系统,具有高效、环保、经济、可靠、和灵活等特点,是一种先进的供能系统,能够大幅度节能减排,我国已将分布式供能技术定位为...
近日,雄安新区印发《雄安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新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在严格执行现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在“一主五辅”区域内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到2025年,建成一批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实现全区建筑能耗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筑能源消费...
4全过程零碳建筑 全过程零碳建筑 whole process zero carbon building,在满足零碳建筑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低碳建材、低碳结构形式和材料减量化设计,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建筑建材、建造和运行全过程的总碳排放量不大于零的建筑。
下一步,起步区将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投入,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落实到项目建设中,以零碳智慧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为标杆,持续探索零碳建筑技术体系,积极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为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济南新旧动能起步区)...
全过程零碳建筑 whole process zero carbon building,在满足零碳建筑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低碳建材、低碳结构形式和材料减量化设计,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建筑建材、建造和运行全过程的总碳排放量不大于零的建筑。 3.2.6全过程零碳建筑可采取碳抵消措施,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