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过低为急性常见病,好发于新生儿及老年人,指患者体温长时间低于正常体温(即36℃以下)。体温过低是非正常的低体温导致的后果。可导致许多生理功能的紊乱,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神经传导,精神的敏锐性,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和代谢率等等。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苍白、皮温冰冷、口唇耳垂呈紫色、身体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
低体温通常是指腋下温度低于35℃。正常情况下,人体腋下体温范围是36~37摄氏度之间,如果体温低于35摄氏度通常认为体温过低。出现低体温,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过低,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产热的功能弱等因素,也有可能是基础代谢率比较低造成的,如老年人、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此外,有些药物的不合理应...
低体温症通常会出现畏寒、四肢冰凉、皮肤湿冷等症状。如果体温持续下跌达到32℃以下还会出现四肢紫癜或面部肿胀等情况,还会出现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等表现。另外60岁以上老年人如果患有低体温症应该注意要采取保暖设备,室内温度应该在23到24℃,同时也要避免温度过高。 正常体温偏低是怎么回事 王嫘副主任医师 中...
体温过低有可能是环境温度比较低、缺乏能量、药物因素或者是病理性因素等导致。 1.环境温度比较低:周围环境温度比较低,没有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穿的衣服比较薄,会出现一过性体温低,在补充衣服或者是喝了热水之后,能够逐渐恢复。 2.缺乏能量:长时间不吃东西,过于饥饿,身体当中缺乏能量,也会出现身体当中热量不能够满...
重度低体温是指如果体温下降到32度时,那么人体的器官将无法运转正常的代谢工作,属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症状,如果体温在32~35度之间的状态时,需要立即进行复温治疗,可以给病人灌肠,输入温热的液体。也可以给温热的液体进行口服,可以输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如果体温得不到回升,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低体温一般是指人体体温较低,通常是由环境因素、低血糖、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休克等原因引发的,应当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人体体温较低的原因: 1、环境因素:若患者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身体的保暖又没有做好,容易造成身体出现体温较低的状况。 2、低血糖:过久未进餐、使用降糖药物、肝衰竭等都有可能出现...
导致体温过低的原因并不是只有三种,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常见于环境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当人体处于温度较低的室内或室外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在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机体进行散热,当散热过多,没有及时进行保暖措施时,会导致体温过低的情况。 2、病理因素:体温过低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导致...
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低体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度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相反情况, 温度太高的是hyperthermia(过高热症)。关于人的体温,有两个相反的因素相互作用。低温,大风,和湿的内衣使人寒冷。只有运动和颤抖可以使身体产生热量。衣服,避风所,和脂肪层可以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