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意思是此时此刻,万物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那寺庙里的钟声和磬声在悠悠回荡。 万籁:指自然界和人为的各种声音。 俱寂: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一片死寂。 钟磬音:寺庙里的钟声和磬声。 在这片寂静中,悠扬的钟磬声突然响起,就像是在...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释义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解释: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此句具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悠扬而洪亮的钟磬之音,带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
但余钟磬音 【诗句】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意思1】各种声响此时都已沉寂,只 剩下钟磬的敲击声。万籁(lài):一切声 响。但余:一作“惟闻”。钟磬(qìng):寺 院中诵经、斋供时发信号用的响器,发 动用钟,止歇用磬。磬,形状像钵,用铜 制成。 【意思2】...
解析 答:万籁此都寂。考查知识点:默写思路分析与延伸:译文: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诗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但余钟磬音”一句有两个版本,既有“但余钟磬音”,又有“惟余钟磬音”。 在鲁教版(九下)、人教新版(七上)、人教版(七上)、人教五四版(九下)、冀教版(七下)、鄂教版(八下)、苏教版(七下)、沪教版(七上)、语文版(七上)教材中,采用了“但余钟磬音”版本。 在长春版(八下)教材中,采用了“惟...
小提示:"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小提示:"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万籁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但余钟磬音”的上一句:“万籁此俱寂” 【出自】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解释】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雪虐风饕,职场 业界精英 商战 现代架空 正剧,主角:林安竽,苏夜磬 ┃ 配角:有很多 ┃ 其它:|最新更新:2020-01-04 07:58:18|作品积分:43432928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意思是:在此刻,万物都陷入了沉默与静寂之中,唯独能听到敲钟击磬的声音回荡在空中。这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鲜明的画面感,展现了寺庙禅院的宁静与庄严。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读这句诗: 一、诗句的直观描绘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拼音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