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叔仲季”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社会中对兄弟排行的传统称谓。其中,“伯”代表老大,即年龄最大的哥哥;“仲”代表老二,即年龄第二大的兄弟;“叔”通常指代老三,即年龄第三大的兄弟;而“季”则代表老四,即年龄最小的兄弟。这一成语不仅用于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后来还...
伯叔仲季是什么意思 国学大师 “伯叔仲季”,此乃汉语成语,意指兄弟排行之次序也。其中,“伯”乃老大,意为家中长子;“仲”居其次,乃次子之谓;“叔”为第三,指三子;“季”则最小,即幼子之意。此排行之法,源自中国古代社会,不仅用于家庭兄弟间之称呼,亦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层面,以彰显秩序与层次。 若兄弟多于...
伯指排行老的兄弟,又称长兄;叔指排行次于父亲的兄弟,又称舅舅;仲指排行中间的兄弟,又称次兄;季指排行最小的兄弟,又称幺弟。亲,总之,在古代社会,家族宗族非常重要,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和排行有着特殊的称谓。而伯、叔、仲、季正是用于表示亲属关系中不同排行兄弟姐妹之间的称谓呢[微笑]。亲...
伯叔仲季指什么 伯叔仲季的意思 1素虽构抓、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2、伯仲叔季,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zhòng shū jì。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补语;指排列顺序。 4、成语出处:先工并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1 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指最小的。仲、叔、伯、季是古人用于兄弟排行的次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伯仲之弟统称“叔父”。扩展资料 史实解释春秋时代诸侯国的老大就称伯,例如春秋五伯,伯又称...
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 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
伯仲叔季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 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王岗同学呀 7732粉丝讲好汉字,普及知识 01:51说文解字:“诸”和“褚”有区别吗?涨知识了 01:22诗句解读:什么才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豁然开朗 00:58李白王维一生一世不相见,一生一世无关联 01:02看看他们能不能挑战《代悲白头翁》? 01:30李白和杜甫谁大呢?
伯(孟)、仲、叔、季 示例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叔是老三,季为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