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案既有厥阴心烦易怒;也有阳明,口干口渴,便干,还有足凉怕冷小便不利少阴症状,因此以栝蒌瞿麦丸合方变通乌梅丸法,这样有暗含了附子泻心汤,由于方证对应效果不错,二诊见效;二诊又见眼花等再加菊花刺蒺藜清肝名目,守方调理。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心下痞,而复恶寒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
喜马拉雅FM有声书频道的《伤寒论》原文最近更新了十枣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您可以下载喜马拉雅FM或者在线收听十枣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收听更多《伤寒论》原文中的有声小说,就在喜马拉雅FM。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依据《伤寒论》原文,浮躁可见于以下哪些方证( ) A. 大青龙汤证 B. 干姜附子汤证 C. 茯苓四逆汤证 D. 小青龙汤证 E. 半夏泻心汤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 反馈 收藏
所属专辑:《伤寒论》原文 音频列表 1 甘草泻心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旋覆代赭汤 麻杏甘石汤 48 2019-01 2 十枣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103 2019-01 3 柴胡桂枝汤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半夏泻心汤方 230 2019-01 4 文蛤散方、五苓散方、三物小白散方 ...
百度试题 题目根据《伤寒论》原文,烦躁可见于以下哪些方证( ) A. 大青龙汤证 B. 干姜附子汤证 C. 茯苓四逆汤证 D. 小青龙汤证 E. 半夏泻心汤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 反馈 收藏
题目根据《伤寒论》原文,烦躁可见于以下哪些方证() A. 大青龙汤证 B. 干姜附子汤证 C. 茯苓四逆汤证 D. 小青龙汤证 E. 半夏泻心汤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此题综合考查对《伤寒论》中不同烦躁证的主治方剂的掌握。反馈 收藏
附子泻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之功效。主治阳虚热结,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沉者。歌诀 一枚附子泻心汤,一两连芩二大黄。汗出恶寒心下痞,专煎轻渍要参详。组成 大黄二两(6g),黄连一两(3g),黄芩一两(3g),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两(3g)。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