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杏林纂源系列之《伤寒温疫条辨》 《伤寒温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是清朝医学家杨璿(1705-1795年)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著成的温病理论著作,全书共六卷。我院图书馆藏书为光绪己丑年(1898年)上海扫叶山房刻本,共六册。 《寒温条辨》共6卷,卷一系总论诸项,共二十一条,辨伤寒与温病之病因、...
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条辨》。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一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卷二-三辨析伤寒、温病各种病候;卷四-五医方辨,计正方180...
《伤寒温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是清朝医学家杨璿(1705-1795年)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著成的温病理论著作,全书共六卷。我院图书馆藏书为光绪己丑年(1898年)上海扫叶山房刻本,共六册。 《寒温条辨》共6卷,卷一系总论诸项,共二十一条,辨伤寒与温病之病...
伤寒温疫条辨 A+医学百科>> 伤寒温疫条辨 《伤寒温疫条辨》,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条辨》。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一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
伤寒温疫条辨 书名。简称《寒温条辨》。6卷。清·杨濬撰于1784年。作者鉴于伤寒、温病易于混淆,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1列述伤寒和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卷2~3辨析伤寒、温病各种病候;卷4~5医方辨,计正方180首,附方34首。卷6本草辨,述药物188种。本书选摘《温疫论》、《伤寒辨证》...
零售-古籍/善本:伤寒温疫条辨六卷全合订本上海锦章图书局,品弱如图,看好问清楚了再下订单)年代久远,保管不善。有虫驻,se84060414,农学/医学,年代不详,其它本,线装,石印本,32开,价格:238.0000,品相:7品,se84060414,7788收藏__收藏热线,零售
伤寒温疫条辨 卷一 脉义辨 温病与伤寒不同诊脉义 1.凡温病脉,怫热在中,多见于肌肉之分而不甚浮,若热郁少阴,则脉沉伏欲绝,非 阴脉也,阳邪闭脉也。 2.凡伤寒自外之内,从气分入,始病发热恶寒,一二日不作烦渴,脉多浮紧,不传三 阴,脉不见沉;温病由内达外,从血分出,始病不恶寒而发热,一热即口燥咽干...
《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善治郁热 《伤寒瘟疫条辨》: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 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 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
《伤寒瘟疫条辨》: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 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