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态势不变,表现为传统产业继续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转型。在工业生产有所放缓的大背景下,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仍保持较高增速,说明数字产业本身仍在快速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我国制造业...
文=金迈平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战略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等领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是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发展智能制造、交通、建造、矿山、能源、商贸等传统产业...
近年来,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此同时,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也日渐完善,电子签名跟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建设浪潮,得到高速发展。 《电子签名法》第十七条中指出,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应当具有符合国家安全标...
工商联要搭建好平台,持续发挥好内引外联的作用;政府部门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建宽松无忧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要拓宽思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19年中低收入国家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70.1%,中高收入国家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0.0%,高收入国家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达到85.9%,较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水平分别高5.9和15.8%,高收入国家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更加深入,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产业数字化发展潜力更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向“新”而行、以“新”提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聚集增强,新质生产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前进之路绝非坦途。
人民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王震)2024年12月29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指导,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十多家全国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共同举办,以“加快数实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2024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训练和部署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精准供热,可以根据气象、工控数据、建筑物维护结构等信息计算出最佳的供热模式,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指令,借助机器学习能力创新,建成了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供热平台,帮助我们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建立绿色能源生态系统,顺利实现了从传统供热向产业智能化方向转型。
三是智能化。所谓智能化,主要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全产业链贯通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建立涵盖招投标、采购、设计、施工、运维、政府监管等全方位、多功能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建造”。
新一轮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制造业的升级离不开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装备的基础支撑,也将带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相关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的转型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当前的机器人产业。起到了显著的刺激作用,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