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首诊负责制,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要求的落实。 1.制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 明确各相关科室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2.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 3.确立或者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
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关法律规范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考核与评估 2 3 1 1989年2月2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 1978年9月19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
报告范围 包括法定传染病、重点监测传染病和其他需要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对象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均为报告责任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也有义务进行报告。报告原则与要求 原则 依法报告、及时准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 报告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指定专人...
报告程序与方式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应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时,也需填写报告卡。传染病疫情信息应通过网络进行直接报告。对于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需...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8912--第1页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 第一篇: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 一、目的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确保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有 效运行,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 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预防控制...
它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保障公众健康安全,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本文将对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24版)进行详细阐述,力求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一、报告主体 1.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负责对疫情和病例信息进行报告。 2.相关单位:涉及传染...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下载积分: 800 内容提示: 传染病信息汇报管理规范 3 2023 版 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旳新形势, 为深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汇报管理工作, 提高汇报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 遵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2024年版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是在前几年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的,旨在加强传染病信息的报告、监测和控制,提高公众的健康安全意识,确保对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控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 一、报告对象 1.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传染病信息报告员,负责传染病信息的报告工作。 2.流行病学调查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十九日 附件: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