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国际传播,健全的传播渠道是基础,现代化的传播格局是重要保障。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需要一个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作为支撑力量。所谓多渠道,就是要构建囊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图书图版以及新兴媒体在内的媒体渠道,并建立起对外传播渠道之间的互动机制,联动企业、社会组织、所在国媒体等...
(一)构建“333”国际传播体系 针对国际传播资源分散、国际传播主体建设不均衡、国际传播渠道不强、国际传播协同不足等现状,对国际传播进行精准布局,强化顶层设计,探索建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333”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队伍、平台、渠道、内容、技术、人脉、话语“七位一体”建设,致力于构建具有自由贸易港鲜明印记...
如今,媒体融合已经跨过“相加”的过程,进入深度融合时期,“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已成为新时代赋予媒体工作者的新的历史使命。强化思想引领是基础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辩证法,科学、系统、准确地把握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赵 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应对世界变局需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坚守正确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中国客观的国际地位以及更好融入世界与发挥更大作用的历史主动性是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内生动力。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软实力”。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在国际传播中仍以官方性质的话语传播为主体,尚未发挥跨国企业、民间团体、数字平台和素人网红等多元化...
目前,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儿、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为加强内容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以先进技术赋能新闻传播,5月24日,由中宣部举办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分论坛在深圳举行。多位来自学界、业界和党政部门的与会者围绕“智启全媒时代 共谋融合发展”主题各抒己...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有助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冲击世界经济,单边主义、集团政治重创国际政治,大国霸凌、地区冲突威胁国际安全,气候危机、人工智能等新挑战接踵而至,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沟通和互...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首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础,有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理性看待并有效...
从2015年开始,南方报业就以“南方+”为抓手开启全面融合转型的实践探索。南方报业以南方日报为龙头,构建起贯通“报、刊、网、端、微、屏”的六维全媒体传播体系,覆盖用户超4.6亿,取得了融合转型的初步成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是主流媒体肩负的重要改革任务,是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