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做具体的事的爱国者,做非常细小细微的事情来实现这个目标,来尽自己的力量 11月5日,“伟大也要有人懂——《呐喊》出版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
姜异新在鲁迅的诸多论断中,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学者姜异新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伟大也要有人懂”。“这句话是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我们知道,鲁迅是第一个给中国写小说史的人,他非常欣赏《儒林外史》,感叹早年的留学生好像只知道反传统和讽刺,而并没有冷静仔细地去思考。在给叶紫的《丰收》所做的...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在“读鲁迅”这个系列中,我们将请作家、研究者们谈谈他们最喜欢的鲁迅作品以及鲁迅对其创作的影响,并附上他们欣赏的鲁迅作品原文(片段),让我们一起来读鲁迅。 姜异新 在鲁迅的诸多论断中,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学者姜异新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伟大也要有人懂”。 “这句话是鲁迅对《儒林...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在“读鲁迅”这个系列中,我们将请作家、研究者们谈谈他们最喜欢的鲁迅作品以及鲁迅对其创作的影响,并附上他们欣赏的鲁迅作品原文(片段),让我们一起来读鲁迅。 姜异新 在鲁迅的诸多论断中,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学者姜异新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伟大也要有人懂”。 “这句话是鲁迅对《儒林...
鲁迅最推崇的小说,无疑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了。从来的古典小说,都未能像《儒林外史》那样,得到鲁迅那么多的赞誉、那么高的评价。从来的古典小说的作者,都未曾像吴敬梓那样,让文学家兼思想家的鲁迅如此推崇。
1935年,鲁迅曾经在《叶紫作〈丰收〉序》一文里,针对一些看不起《儒林外史》的人,不无讽刺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伟大也要有人懂。 鲁迅讽刺了那些看不起《儒林外史》的人们,蔑视了他们的“蔑视”。几十年过去了,知道并喜欢《儒林外史》的人越来越多了,《儒林外史》的研究、吴敬梓的生平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很多人听说过一句网络流行语“伟大也要有人懂”,却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鲁迅。鲁迅反感当时的留学生不懂《儒林外史》,所以鲁迅先生说“伟大也要有人懂”。今天,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读鲁迅。 经典是经过时间拣选的作品,常读常新。近期,鲁迅的《呐喊》(百年纪念版)、姜异新读鲁迅的作品《别样的鲁迅》、李泽厚去世...
在鲁迅的诸多论断中,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学者姜异新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伟大也要有人懂”。 “这句话是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我们知道,鲁迅是第一个给中国写小说史的人,他非常欣赏《儒林外史》,感叹早年的留学生好像只知道反传统和讽刺,而并没有冷静仔细地去思考。在给叶紫的《丰收》所做的序言里,...
鲁迅:伟大也要有人懂稍微留意一下鲁迅对中外文学大家和文学名著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真正能够进入鲁迅的视野并获高度评价的并不很多。例如他曾宣称 “任何中国诗人的诗我都不喜欢”,这对于我们这个诗的国度来说不啻是一瓢凉水浇头;他对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素无好感,曾经轻蔑地 ...
《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历史,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当然,这里说的不是“灿烂辉煌、源远流长”这些我们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广告,而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