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会齐侯于泺”是《左传》中记载的一句话,意思就是鲁桓公与齐襄公约定在“泺”会盟,“泺”就是今天的济南。泺并不是济南当时的主城平陵(即章丘),而是在历山脚下,大约在今天济南的中心城区。 泺水的走向,是自南向北流动,以西门水势最盛,西门又称泺源门。泺水是济南市内四大泉群的主要水源,泺水从南部山区而来,...
23-12-13 00:30 发布于 山东 来自 尽心焉而已Android 已编辑 “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左丘明《左...
趵突泉公园中的“齐鲁二君会于泺”济南号称泉城,以七十二泉驰名天下,其中趵突泉尤为著称。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与泉城广场、五龙潭公园相邻。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趵突泉:“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春秋》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是也。俗谓之为娥英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古籍中的“泺”就...
《春秋左传》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秋七月,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春秋》 原文 填空: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夏(——)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秋七月,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遇一石碑,上书“公会齐侯于泺”。那时我还不了解这段历史,友人毕业于中国公安大学中文系,熟读文史,听他说这些,我是云里雾里。这句出于《春秋》的历史故事,是鲁国人民永远的痛。《东周列国志》第13回,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鲁桓公与文姜 鲁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也不是强国。但因为周公的关系,鲁国的政治...
《左传》记载:“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左转》是以鲁国纪年编写的,这里的“公”即鲁桓公,齐侯指的是齐襄公。这段话的意思是:鲁桓公十八年正月,公与齐侯在泺这个地方会面。然后鲁桓公携夫人姜氏和齐侯一起到了齐国。当年四月,鲁桓公死在了齐国。鲁...
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古称泺,根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会齐侯于泺”即此。郦道元《水经注》写道:“泺山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某)公(是鲁公吗?)即位十八年春正月,公与齐侯在泺这个地方会面。公和夫人姜氏就到了齐国。当个夏四月丙,公在齐国去世。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众多而闻名,据《春秋》记载,鲁桓公曾“会齐侯于泺”,其中的“泺”就是趵突泉的古称。() A. 正确 B. 错误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