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汇四方人群、聚百行技艺、融同乡情谊”功能的会馆,承载多样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留给贵州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贵州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在贵州现存的江西会馆(万寿宫)、两湖会馆(禹王宫)、广东会馆等建筑,大部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史学家范同寿在《贵州历史笔记》里提及,会馆是封建自给自足自...
“未来,正乙祠戏楼将继续以戏曲为根和魂,丰富和拓展文旅融合新业态,把戏楼的历史底蕴、戏曲文化和胡同文化、老北京舌尖上的文化等有机结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说。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继东看来,会馆是空间,文化是灵魂。老会馆活了,会馆所在地丰富多样的非遗民俗...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部署下,一批会馆先行先试,活动相继登场,持续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通过将会馆空间与演艺资源对接交融,实现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方式。东城颜料会馆演出 自2021年9月29日起,东城区颜料会馆、西城区湖广会馆等会馆率先“鸣锣”,陆续推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
尽管年事已高,袁先生依然保持着对学术的热情和追求,研究北京的会馆文化,他曾经花三个月看了250本书,用坏两台电脑,他直言自己做文章最反对“平地抠饼”,主张每一个观点都要有史料支撑。多年来,袁家方的研究为认识北京会馆历史打下了最基本的框架,他提供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得到广泛认可。此行,袁家方先生与...
北京是会馆之都,会馆历史已有约600年。本次的“会馆胡同文化游”不仅串胡同、走访会馆人家、参观故居,最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欣赏一部专门为青云胡同打造的情景剧《青云胡同之魔幻仙境》,本剧用现代手法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专业科班团队,全程高互动情景剧,一场魔幻戏剧与传统戏曲融合,在庄严古朴的百年建筑里与您如期...
韶州会馆的“新生”,源于东城区推出的“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去年以来,北京东城区与广东韶关市携手推动会馆开发与利用,共同推进韶州会馆规划设计,丰富会馆文化的发展业态,联袂打造会馆活化利用新模式,将韶州会馆打造成文化交流的“会客厅”。活化利用,促进旧址修缮更新 会馆承载多样地域文化,是历史留给北京...
据会馆研究专家白继增、白杰所著的《北京会馆基础信息研究》统计,西城区在历史上曾有672座会馆,现存会馆建筑达189座,为北京市现存会馆最多的城区,其中湖广会馆作为北京乃至全国会馆的代表,依托自身优势条件,逐步塑造为全国会馆文化运营的品牌。湖广会馆外景。 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近年来北京聚焦会馆演艺新空间...
徐晓辉:随着湖广会馆完成全部修缮工作,中山会馆明年收回自主运营、安徽会馆清退完成后,集团将明确各处会馆的运行需求、定位,统筹规划资源与内容,研究如何形成北京古都文化中一段富有特色的会馆文化线路,让研究成果为企业宣传、社会责任、会馆运营工作服务。 北京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特别是会馆数量众多,目前保护思想达成...
9月10日,东城区举办焕发会馆文化活力(第二批)签约仪式暨“京地文化长廊”会馆文化宣介周启动活动,具有“高颜值”“创新性”“文化力”的池州石埭会馆开馆,承载着弘扬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带着池州山水灵韵与文脉魅力,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前门东区。当天,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池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田昕,池州市...
9月10日至9月17日,“京地文化长廊”会馆文化宣介周盛大启幕,全面联动首批、第二批合作会馆,实现资源整合和文化交融。“展·历史记忆”会馆文化展览,是会馆文化宣介周的重要板块之一。石埭会馆、韶州会馆、临汾会馆、吉州会馆、台湾会馆,将举办为期一周的历史记忆专题展,串联推出“会馆记忆”文化传播的体验活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