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会师楼(含城门、城墙),位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西侧,原为会宁城“西津门”,始建于明代。明代会宁城有四门四楼:东曰“东胜”,西称“西津”,北呼“安静”,南名“通宁”。清乾隆、道光年间,先后书刻西津门额“雄城西峙”“万里雄图”,寓意深远。 1936年10月2日...
名称:会师楼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会师南路7号(也位于会宁县城西,原城门楼“西津门”处) 历史沿革:始建于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原为会宁县城的西城门楼,即西津门。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此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1952年,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会宁县人民政府将此楼改...
会宁会师楼作文 会宁,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县城,因会师楼而熠熠生辉,成为了历史的圣地。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不远万里而来,只为探寻那历史的足迹,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气息。会师楼,这座巍峨耸立的古建筑,以它古朴而庄重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来访者。楼身虽已斑驳,但每一块砖石都仿佛镌刻着历史的烙印,每一道...
会宁会师楼游记作文 我曾踏足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那里有一座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静卧在历史的沉淀之中。我走进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那是一座融合了民族与现代风格的建筑,仿佛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与今日的安宁。一进展馆,便见一组等身群像雕塑,那是九位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长征时的领导人,他们目光坚毅,仿佛仍在...
2.会师楼及古城墙景点照片 会师楼及古城墙介绍:会宁古城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四百多年历史,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律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标志了红军二万五千里...
会宁是浸透着革命情结的红色圣地,会师楼位于会宁城西,即原城门楼“西津门”。会师楼及古城墙,始建于明代洪武六年(1373)。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带领下,打进“西津门”,攻克会宁城,打响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的第一枪。几天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
游会宁会师楼作文 会宁,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小城,见证了无数历史的风云变幻。我曾多次驻足于会师楼前,望着这座明代遗留的古迹,思绪总不免被历史的风尘所牵引。这座建筑最初被称为“西津门”,曾是会宁古城西侧的重要门户。它见证过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壮举,也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它被更名为“会师楼...
《会宁县志》上说这是旧县城的西门,原来叫“西津门”,当年红军骑兵团就是从这里进入会宁城,拉开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门改名为“会师门”,楼即称“会师楼”。那时,会师楼是会宁城的制高点,每天的第一缕阳光最先照亮这里,每天的夕阳都落在门楼背后。后来,县里在会师楼前建了一座红军会师...
会师楼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城西,即原城门楼'西津门'。 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958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此楼改为会师楼,'西津门'更名为'会师门',并多次维修加固。 楼为歇山顶楼阁建筑,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南北开门,下层为革命文物陈列室。
会宁是浸透着革命情结的红色圣地,会师楼位于会宁城西,即原城门楼“西津门”。会师楼及古城墙,始建于明代洪武六年(1373)。 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带领下,打进“西津门”,攻克会宁城,打响了红军三大主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