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评审通过率差异显著:优青全国每年约资助600人,通过率约10%;杰青每年资助约300人,通过率不足5%。 五、职业发展路径 优青获得者通常能在资助期内实现学术影响力的快速提升,约30%后续能晋升杰青;杰青获得者则多成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学科评议组成员,部分进入国家科技决策咨询体系。...
资助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2023年,优青最终资助数量为630项(不含港澳地区),资助比例为9.07%。而杰青的资助总数为415项,资助比例同样为9.0%。国青相对容易申请,但资助标准仍有严格要求。申请评审中的代表作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评选国青、优青、杰青时,评审专家更看重哪些方面的文章。代表作在评审中的作用 在...
而杰青与优青的数量对比也能够反映出一个高校的综合科研实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不仅在杰青数量上占据了榜首地位,同时在优青数量上也遥遥领先,可见其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而浙江大学虽然在杰青数量上略显逊色,但在优青数量上位居第三,也表明了该校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表现。值得...
总之,申请国家杰青、优青、国青等基金项目是学术界青年人才的重要发展路径。通过精心挑选和准备代表作,申请者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研究实力和潜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希望每位青年学者都能在申请过程中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优青,即“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同样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学者进行自主创新研究。与杰青的“突出成绩”要求相比,优青的标准略低一筹,为“较好成绩”。而“国青”,全称为“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则是为青年科学技术人员提供的自主选题研究机会。该项目支持青年学者在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内自由选择...
优青和杰青区别主要体现在年龄方面。通俗理解,国家层面的科研荣誉,院士高于杰青高于优青高于千青,优青也被称呼为“小杰青”,大家可以认为它俩就是“985与211高校的关系”,虽然二者的区别是有的:1、比如杰青的对象年龄限制在45岁以下,优青则限制在男40岁女38岁。2、但二者的初衷基本是一样,就是...
而“优青”,全称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其支持对象则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良好成绩的青年学者。与杰青的“突出成绩”要求相比,优青的标准相对较低,为“较好成绩”。【国青的目标】至于“国青”,即“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则是专门为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展基础研究的机会。它支持这些人员...
这种现象反映出,尽管“杰青”在地位上更为显赫,但“优青”同样承载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杰青”更受青睐,但“优青”同样具备极高的价值。它不仅为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金支持,还为他们赢得了更多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机会。因此,无论是申请“杰青”还是“优青”,关键在于学者自身的...
与杰青和优青不同,国青(全称“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专门为青年科学技术人员设计的。它允许青年学者在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并围绕基础研究工作进行深入探索。相较于其他奖项,国青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松,是众多青年学者追求的目标之一。申请中的关键要素 【代表作的选择】选择代表作并非只看期刊级别,而是...
按照此前流出的各校获得杰青与优青名单人数看,华科今年的成绩非常好,新晋杰青人数排在了第七位,与南大一样有11人,超过了复旦大学。在优青遴选方面,华科新晋人数是15人,排在了第5位,超过了清北两校、复旦与南大;成绩非常的亮眼。不过清北两校在优青遴选上,表现非常差;都没有公布具体人数,是人才断层,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