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伐喪 拼音fā sāng 怎么读 【伐丧】的意思 利用对方办丧事时,派兵攻打。《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且说周世宗才登大位之后,便遭那北汉主刘崇举兵伐丧」 来源:-- 词典修订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蚍蜉撼树:《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
这次吴王阖闾还不吸取教训,又在越国国君去世的时候攻打越国,这也叫伐丧,最后反而搞的自己命丧黄泉,可见古代的礼法,还是很有讲究的。再说吴王阖闾去世前,给吴王夫差留下遗言,一定要为自己报仇,所以吴王夫差上位后,听从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日夜练兵,图谋报仇。越王勾践得知吴国日夜操练,准备攻打越国报仇,他并...
社仑的行动很快,在拓跋珪忙于兼并中原势力的时候,迅速地统一了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柔然帝国,自称丘豆伐可汗。七年后,拓跋珪被杀,社仑觉着有机可乘,便派兵大举入侵北魏,此时拓跋嗣已经掌控了北魏的权力,他以大将长孙嵩为主,率兵北伐。社仑虽然在统一柔然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水平,但是面对各方面都对其...
顾名思义,礼不伐丧就是,敌国有大丧期间,也即君主去世或其他重大灾难的时候,不去进攻或刺激它,而是表达出自己的同情。这是一种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又能充分体现礼乐之邦优越性的政治智慧。 一方面,举起正义的旗帜,站上道义的制高点,彰显出自身风范与气度。如此,可以争取最广泛的人心,甚至,能做到让敌方阵营“心...
春秋繁露 · 卷二 竹林第三 难者曰:“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轴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雠,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作者,董仲舒
处理了柔然,伐丧继续,不过这次换成了拓跋焘兵发大夏国! 这一年(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九月,恶名昭著的夏国国主赫连勃勃暴死。 远征柔然回来,拓跋焘就召集众臣,商议攻伐夏国。 长孙嵩、长孙翰、奚斤等魏国宗室勋贵们大多将漠北看作自己的固有势力范围,力主继续对柔然用兵,不同意攻打夏国,他们认为只有将柔然彻底消...
【题目】[甲]十年春,齐师伐丧。公将战,曹则请见,其乡人曰:“忠食者谋之,又何闻焉?”刘曰:“出食者部,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求扬,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王帛,弗救加也,必以住。”对曰:“小信未早,神弗福也。”公曰:“...
他甚至都不是长江以南最大的势力,最有威胁的,是盘踞湘、郢二州的王琳,其驻扎于建康上游的江州。王琳一面以拥立萧庄为号召,一面与北齐、北周相联络,以为声援。尤其是在陈霸先篡位以后,王琳更是举起反叛的大旗。一直到陈霸先去世,王琳都是建康朝廷最为头痛的麻烦。
社仑迅速统一了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柔然帝国,自称丘豆伐可汗。拓跋珪被杀七年后,社仑派兵入侵北魏。拓跋嗣掌握北魏权力,派大将长孙嵩率军北伐。社仑虽军事能力出众,但面对北魏的压力,败北惨重。社仑败退途中病亡,他的弟弟斛律比社仑更稳重。面对北魏,他采取温和方式,向北魏投降,保全了柔然。拓跋嗣未雨绸缪,...
汉宣帝年间,匈奴内乱,单于被杀。有人主张乘其内乱而举兵灭之。宣帝就此事诏问萧望之。萧对曰:“《春秋》晋士匄帅师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而还,君子在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服孝子,谊足以动诸侯。”汉宣帝听从萧望之的建议,派兵帮助呼韩邪单于平定了内乱。材料反映了( ) A. 儒家思想深刻影响国家决策 B. 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