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国内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依次...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国内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依次...
伏羲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又被人们尊称为“中华第一庙”。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水市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他指出,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
天水伏羲庙内老树参天,柏影掩映,鸟雀翔集,情趣盎然。 天水伏羲庙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研究、展示、传承伏羲文化、龙文化、易学文化的中心,亦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胜地和探寻中华先祖圣迹的著名旅游景区。 传说,伏羲庙创建时在庙宇各院内种植了64株古...
天水,相传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 和伏羲文化的发源地 蕴藏着凝聚华夏儿女的血脉根系 天水伏羲庙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天水伏羲庙,古称太昊宫 是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 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 建筑年代最早的 祭祀伏羲氏的庙宇 天水伏羲庙牌坊 庙门上方 “开天明道”“与天地准”两方匾额 尽显巍峨的庙貌 天水...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城区,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公元1483年—公元1484年)。伏羲庙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9座,是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1963年被列为...
9月9日在天水市秦州区拍摄的伏羲庙内景象。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古庙隐于闹市 清晨,天水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刘复兴总会穿过熙攘的闹市区,来到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伏羲庙走走看看。唐槐傲立、古木参天。宏阔幽深的伏羲庙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
伏羲城东牌坊 王军红 在古城天水,最负盛名的建筑就是西关伏羲庙。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是明代专门为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所建的宫廷式庙堂建筑群。伏羲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建筑格局为四进四院。沿中轴线,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依次排列,层层递进,庄严雄伟...
伏羲庙,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华夏祭祖圣地国家4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庙宇,被誉为“华夏第一庙”,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祭祖、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