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味。伏牛花为伏牛花属的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质链珠状根,伏牛花味苦、甘,与中药味相似,气平,无毒,是茜草科虎刺属植物。
别名绣花针、伏牛花、千口针、针上叶、老鼠刺、鸟不踏、黄鸡脚 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苦,平。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30~70厘米。根粗大分枝,或缢缩呈念珠状,根皮淡黄色。枝条细,灰白色,分枝多,有直刺,长1~2厘米,常对生于叶柄间,黄绿...
伏牛花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护命》。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主治男女一切头风,发作有时,甚则大腑热秘。组成 伏牛花、山茵陈、桑寄生、白牵牛、川芎、白僵蚕、蝎梢各二钱(15g),荆芥穗四钱(20g)。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一沸,连滓服。2.现代用法:为...
伏牛花 伏牛花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伏牛花 繁体:伏牛花 拼音:funiuhua 读音:fú niú huā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伏牛花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伏牛花 伏牛花解释 伏牛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未知来源 1:植物名。
伏牛花散是一种药名,主治男女一切头风,发作有时,甚则大腑热秘。出自《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护命》。伏牛花散 【药物组成】伏牛花2钱,山茵陈2钱,桑寄生2钱,白牵牛2钱,川芎穷2钱,白僵蚕2钱,蝎梢2钱,荆芥穗4钱。【处方来源】《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护命》。【方剂主治】男女一切头风,发作有时...
| 划词 法汉-汉法词典 AI解释 法语维基词典 全文检索 法汉-汉法词典 vinette 用户正在搜索 吃奶的孩子,吃奶的牛犊,吃奶婴儿,吃年夜饭,吃牌,吃派饭,吃偏饭,吃枪药,吃枪子,吃青, 相似单词 伏梁,伏流,伏龙凤雏,伏脉,伏秒,伏牛花,伏欧计,伏气温病,伏热在里,伏暑, ...
伏牛花茜草科虎刺属植物,其根肉质,有祛风利湿、 活血止痛之功效。茎干刚健,树形矮挺,枝多节状。 虎刺既有精巧玲珑的美态,又具参天大树的风格。它 “春华秋实”,赤橙黄绿青蓝紫,四时灿烂如春,常 点缀于山水盆景中。别名刺虎、伏牛花、绣花针、 黄脚鸡、鸟不宿,分布于中国、印度(北部)和日本 ;在中国分布...
伏牛花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九十一。主治虚劳脱营,痿躄为挛。组成 伏牛花五两,女萎三两,细辛(去苗叶)、卷柏、威灵仙(去土)各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羚羊角(镑,炒)、木虻(炒焦,去翅足)、硇砂(醇酒研令稀)各一两。用法用量 上九味,先捣罗八味为细末,煮硇砂酒面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