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写作的唯一理由就是我喜欢,而且我一点儿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在精神疾病的困扰和连绵战火的威胁下,她用纸和笔审视着自己度过的每一天。在1915年至1941年间写的日记里,伍尔夫真实记录了自己从33岁到59岁人生中的高光和深渊,包括代表作的出版、与灵魂伴...
弗吉尼亚·伍尔夫二十四年间写就的日记,五百多个夜与日的私人絮语。“也许我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我要继续冒险,继续改变,开阔眼界,拒绝被人践踏,拒绝墨守成规。重要的是释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间。”本书是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所编选的日记选,收录了1918年至1941年这二十四年间属于...
在写作《雅各的房间》的时候,伍尔夫谈道:“此时此刻,我本该写《雅各的房间》,可我没有。还是让我记下原因吧——看来,这本日记倒成了我的贴心知己,尽管面无表情。其实,你看,作为作家的我太失败了。我落伍了,年纪大了, 干不动了,没什么头脑。别人都是春风得意,我的书却在未成熟前出版了,受尽冷言冷语,成了...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伍尔夫日记选(1918-1941)》是一本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编选的日记集,收录了伍尔夫在1918年至1941年这二十四年间的珍贵日记。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伍尔夫的个人生活、创作过程,还反映了她对文学界的看法和评论。💔在日记中,伍尔夫坦露了自己与抑郁症和精神崩溃的斗争,以及在黑...
伍尔芙日记选的创作者 ··· 弗吉尼亚·伍尔夫 作者 戴红珍 译者 目录 ··· 《一个作家的日记》序 日记选 1918 1919 1920 1921 ··· (更多) 原文摘录 ··· ( 全部 ) 不过拜伦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念头,因而他的诗读起来相当困难。我常常在读到一半时就会走神他顾,思绪会转向旁边的风景或房间...
🍃最近一周,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伍尔夫的这本《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这本书记录了她从36岁到59岁,24年间的日常生活,一共有500多篇日记。读完之后,我感叹道,怎么会有人的日记写得如此精彩又好读呢!伍尔夫的自我袒露,实在是太真实可爱了!很多句子都让我产生了共鸣,简直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个女生!
但第一视角的伍尔夫日记,仍然用最平实的语调和未经修饰的情感,为我们描摹了她亲历的时代与微小时刻。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她在心情非常低落的一天当中写下的:“我想,我们人生的一大成就,就在于生命的珍宝都是深藏不露的。换句话说,它们隐藏在如此平凡的事物之中,以至于没有什么能够伤害到它们(1925年6月14日)...
在《思考就是我的抵抗》一书中,我更关注伍尔夫作为著名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读完我发现,原来即使是著名作家,只要是以文字为生,便注定是浪漫但煎熬的体验。文字创作是十分浪漫的一件事。伍尔夫便在日记中提到过:“在那儿,我过着纯精神的生活——轻易就能从写作状态切换到阅读状态,其间穿插着散步——...
在她的日记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相信自己,尽情绽放,敢于用上天赐予的天赋照亮别人。”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啊,每个人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天赋和才华,我们该如何去发现并珍惜它们呢?追梦的路上,困难和挑战总是如影随形。但伍尔夫告诉我们,要把时间尺度拉长,想象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的自己。
透过《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伍尔夫日记选(1918—1941)》,我们能一窥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工作和生活。日记承载了她的思考、感受、挣扎、痛苦、欢愉,以及她与命运的抗争,幸好有日记,让我们在惋惜这位天才作家的猝然离世之余,除了她的近十部文学作品、350余篇文学评论和随笔以外,还可以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