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年:钦察汗国的札尼别汗攻入大不里士 1335年~1378年:伊利汗国分裂为多个王朝:穆札法尔朝(1313年~1393年),赛尔别达尔国(1337年~1381年),卡尔提德王朝(1335年~1381年),因贾王朝,马赞德兰王朝,沙班卡拉王朝 1357年:钦察汗国可汗札尼别攻入桃里寺,丘拜尼王朝灭亡,努失儿完不知所终 1393年:帖木儿帝国灭亡...
伊利汗国自诞生以来,就饱受其他三大汗国的敌对和围攻。为了共同对抗伊利汗国和忽必烈领导的蒙元帝国,察合台汗国的八剌、窝阔台汗国的海都以及钦察汗国的忙哥帖木儿在中亚集结,共商策略,进行河中划分,形成了一个同盟关系。同根同源,流淌着成吉思汗血脉的伊利汗国,为何屡遭欺压?从诞生到消逝的短暂岁月里,未曾享...
蒙古四大汗国中,伊利汗国孤立无援,既受蒙古诸侯王围攻,又需对抗北非马穆鲁克王朝,陷入双线作战。元朝虽支持伊利汗国,但元军无法抵达,支援无果。海都与笃哇结盟,掌控中亚,致元朝陆路失联伊利汗国,仅余海路。同时,忽必烈战南宋,乃颜叛乱,海都侵西域漠北,元军无暇他顾,伊利汗国唯有自保。1335年,伊利汗国因战...
伊尔汗国因统治者称“伊利汗”得名,亦称“旭烈兀兀鲁思”。它是13至14世纪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在西亚所建政权,为蒙古帝国分裂后的四大汗国及元朝西北藩属之一。 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派遣其同母弟旭烈兀攻打波斯,旭烈兀率军接连消灭了木剌夷国与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 忽必烈登基后,册封旭烈兀为“阿姆河至叙利亚及密...
在四大蒙古汗国中,伊利汗国是最早实现伊斯兰化的汗国,其标志是1295年合赞汗(1295-1304年在位)改宗伊斯兰教,进而带动伊利汗国的大多数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一、政治需求 实际上,所有四大蒙古汗国在内,不仅仅是伊利汗国的蒙古统治者,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政治倾向:一种倾向是无情掠夺定居民众,这包括大部分蒙古...
伊儿汗国(1256–1335年),又译伊利汗国或伊尔汗国,也称为伊尔汗王朝,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元朝西南宗藩国﹐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伊儿汗国的位置大约在今日中亚南部至西亚一带,首… 管理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伊朗曾经被蒙古人和突厥人统治很久,请问在伊朗有没有“伊尔汗国非伊朗”“贴...
在蒙古帝国分裂后,成吉思汗的后代在西亚建立的一个汗国——伊利汗国,经历了从崛起到衰落的复杂历史。这个政权不仅改变了西亚的格局,还和元朝、欧洲、中东等展开了一场跨越世纪的权力博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个被称为“蒙古贵族的西亚试验场”的伊利汗国,一场看似掌控全局的帝国游戏,最终却因内外走向崩解的故事。
他建立的伊利汗国,也像他的人生一样,充满了戏剧性。这个王朝,既传承了蒙古人的勇武,也吸收了波斯文化的精髓;它既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伊利汗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也是一部充满战争、阴谋和权术的历史。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旭烈兀的继承者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