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2014修订): 第四条 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决策有用观:首要目标 ---受托责任观:第二目标 会...
本准则中相关资产或负债,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也包括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规范的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在企业会计中,公允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原则,它可以有效地反映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公允价值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首先,公允价值是市场上的可观察价格:公允价值是在活跃市场中交易的价格。因此,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上已发生的交易价格,是市场上的可观察价格,反映...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准则: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要求,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信贷时,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 2.固定资产: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明确规定:...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的领域包括:收入准则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要求,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南(2014) 一、总体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本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规定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并改进了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 本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应当如何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应当披露哪些公允价值相关信息,但...
虽然企业取得资产或承担负债的进入价格(交易价格)不一定等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脱手价格(公允价值)。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进入价格等于其脱手价格。 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并且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不相等的,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当按照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要...
它指的是在市场上充分竞争条件下,买方和卖方进行交易时所能达成的价格,反映了资产或负债的当前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应用范围和计量方法,并分析其在企业会计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基本...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是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要准则。它通过引入市场活动和市场价格,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在具体计量时需要考虑市场数据的可观察性和可靠性。只有合理运用公允价值准则,才能更好地提高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和可理解性,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