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第八条第三款规定,亏损合同,是指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其中,“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应当反映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成本,即履行该合同的成本与未能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补偿或处罚两者之间的较低者。 企业履行该合同的成本包括履行...
解释明确的亏损合同成本范围 解释第 15 号(征求意见稿)这次主要想进一步明确亏损合同的成本范围,其指出: “企业履行该合同的成本包括履行合同的增量成本和与履行合同直接相关的其他成本的分摊金额,例如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用于履行合同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分摊金额等。” PART 3 亏损合同的成本范围思考 或有事项准则...
第15号解释明确了亏损合同的成本范围,包括履行合同的增量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以及与履行合同直接相关的其他成本分摊,如固定资产折旧。对于尚未履行完合同的企业,从2022年1月1日起,首次执行本解释时,应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和其他财务报表项目,但不追溯前期数据。亏损合同的判断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
亏损合同的成本构成,包括履行合同的增量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与履行合同直接相关的其他成本分摊,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新旧衔接规定,企业在首次执行解释15号时如何调整合同义务和财务报表。 亏损合同判断的生效日期,以及与征求意见稿的差异,特别是关于资金集中管理列报的单独处理。 亏损...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解读如下:财政部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该解释涉及到固定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或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资金集中管理列报、亏损合同判断三部分内容,我们逐一来解读。1、关于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
3.关于亏损合同的判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 2020年 5 月发布《亏损合同——履约合同的成本》(对《国际会计准则第 37 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修订),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该修订明确了亏损合同在判断时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涵盖的口径。同时我国国内实务中对此会计处理存在不同理解,需进一步完...
本解释就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和亏损合同的判断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明确。 一、关于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以下统称试...
三、 关于亏损合同的判断 该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 等准则。 (一 ) 履行合同成本的组成。 《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第八条第三款 规定, 亏损合同 , 是指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 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其中 , “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 ...
3. 亏损合同判断:解释15号明确了亏损合同及其成本的定义,指出亏损合同是指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合同成本不包括合同取得成本和全部成本,而是指增量成本和与履行合同直接相关的分摊成本。这一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以上解读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3.关于亏损合同的判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 2020 年5 月发布《亏损合同——履约合同的成本》(对《国际会 计准则第 37 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修订), 自202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该修订明确了亏损合同在判断 时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涵盖的口径。同时我国国内实务中对此 ...